开年以来,deepseek、机器人、军工、创新药……科技创新相关领域的投资板块可谓热点频出,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A股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积极关注。
在科技创新的主潮中,百亿私募"旗下产品近一年收益均值"冠军、2011年就成立的长跑老将杭州龙旗科技,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专门投向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产品:龙旗科技创新精选1号。产品成立6个月来收益率达35.46%,业绩非常吸睛。
科技创新板块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策驱动的高成长性与国家战略的长期确定性,二是科技创新企业本身的成长潜力和投资空间。
先说第一点,从“国九条”到“科创板八条”,再到即将推出的科创板、创业板一揽子改革政策措施,聚焦传统产业升级的创业板和“硬科技”的科创板,始终是国家战略长期强调的关键板块,构成了国家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从政策预期考虑,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企业长期来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标的。
再来说第二点,就是科创板块本身作为高潜赛道的成长空间:deepseek、机器人、军工、创新药——中国科技领域的持续突破不断提升着市场信心,而双创板块便是最有可能获得技术红利的投资板块。今年以来,截至6月13日,科创50指数下跌1.62%,创业板则有4.57%的跌幅,那么作为同时覆盖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科技创新精选产品,客观上反而会起到避免追高、提供充分上行空间的可行选项。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龙旗量化多头1号、龙旗中证2000指增1号以22.99%、22.78%的收益率,居百亿私募产品近半年收益榜前两名。截至2025年6月20日,龙旗科创精选1号的近半年收益高达***%,超越龙旗量化多头1号、龙旗中证2000指增1号,实盘表现更加亮眼。
科创板和创业板同样也是非常具有超额潜力的投资板块。一般来说,在交易相对活跃的选股域上,量化选股的投资策略更有可能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而科创板和创业板正满足这一条件。
由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相对于主板在交易规则上更为灵活,对涨跌幅的限制更为宽松,因此涨跌波动会更加显著;同时,科创板中今年比较火热的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占比较高,创业板则涵盖了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板块,这些都是交易相对活跃、成长潜力较高的行业,因此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换手率也相对更高。因此,科创板和创业板也是非常适合量化投资方法的选股板块。
当然,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股票并不等同于小盘股,事实上,宁德时代、寒武纪等知名权重股的流动市值都当高的,所以双创板块的流动性是相对充足的。
也是由于市值分布的差异,科技创新精选和全市场选股或小市值指增等产品的方法论也是有所差异,比如,一些基本面量化的研究也会在科创板块的投资中展现出不错的表现,比如成长类因子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就有更好的适应性,专利因子、研发投入等维度的另类因子更是可以提供丰富的超额来源,而杭州龙旗科技在基本面和另类因子的探索上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出色的创新能力,因此龙旗推出的科技创新精选也更值得期待。
科技创新精选产品的推出,并不是龙旗第一次惊艳市场。事实上,尽管作为2025年百亿量化中近一年排行的收益冠军,2025年龙旗全系列产品线的高亮表现尤其吸引到投资者的关注,但其实龙旗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坚定的长期主义追求者。
而长期主义的背后,离不开扎实的投研能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成立十四年来,杭州龙旗科技一直强调远离市场噪音、独立思考创新,不断进行技术调优和策略升级,在创新研究的广度和独立思考的深度上持续拓展,积极强化人才储备和管理能力,打造了开放合作、包容互助的人才投研团队,形成了专业化的公司架构。
此外,龙旗也非常强调“投资者至上”的经营理念,持续提升资产管理与投资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打造了多元、丰富、低相关的产品线,力求满足不同投资者差异化的风险收益偏好。此次推出科技创新精选,也是旨在为希望投资中国科技未来、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都较高的投资者,提供与市场常见产品更低相关的配置选择。
纤纤不觉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在较长的时间周期中始终取得优异的业绩表现绝非易事,但对龙旗来说,难而正确的事才更加值得挑战。作为一家伴随着中国量化行业的成长与出海、同时又在不断推陈出新的长跑老将,杭州龙旗科技的未来更可期待。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如有),不代表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我司”)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 本资料所涉产品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或外部数据库等,我司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投资者须以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基金管理人官方网站及其委托的基金估值核算机构发布的内容为准。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