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25年5月5日-5月11日)公募调研维持千次以上活跃度,146家机构调研156只个股,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为三大焦点。被调研个股平均涨2.79%,跑赢同期大盘,其中莱宝高科以20.17%领涨,雷赛智能获54次调研居首。上周新发基金27只,股票型占66.67%;本周(5月12日-5月18日)增至31只,环比增14.81%,权益类仍为主力,FOF基金首次亮相。富国、华安等26家机构布局,被动指数型产品持续受捧。
公募单周调研超千次持续活跃,电子医药机械成香饽饽
上周公募机构调研持续保持活跃态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共有146家公募机构参与到A股公司调研,调研标的覆盖到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156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1198次,依旧维持了单周调研超千次的强劲势头。
受国内降息降准政策落地以及中美关系缓和等利好因素推动,上周A股市场呈现明显上涨趋势。东方财富全A指数全周累计上涨2.26%,而公募机构调研个股整体表现更为亮眼。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156只被调研个股平均涨幅达2.79%,其中118只个股实现正收益。具体来看,76只个股涨幅在5%以内,31只个股涨幅介于5%-9.99%之间,更有11只个股涨幅超过10%。
在涨幅榜前十的个股中,电子行业龙头莱宝高科以20.17%的周涨幅领跑,该公司上周获得大成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两家公募机构的重点关注。农林牧渔板块的一致魔芋以17.63%的涨幅位居第二,吸引了包括泉果基金、中欧基金在内的多家知名公募机构调研。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化工行业表现突出,纳尔股份和联盛化学两只个股双双跻身涨幅前十,分别上涨16.84%和10.19%。其中纳尔股份的涨幅尤为亮眼。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上周涨幅居前的调研个股中,有多只仅获得少数公募机构关注。例如莱宝高科、纳尔股份、华如科技、九洲集团和联盛化学等,这些个股获得的公募调研次数均未超过5次,却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
上周公募调研个股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共有84只个股获得不少于4次调研,其中49只个股被调研4-9次,22只个股调研频次在10-19次之间,另有13只个股获得20次以上的密集调研。
在调研热度最高的前十只个股中,机械设备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其中,雷赛智能以54次调研高居榜首,吸引了包括博时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在内的近三成公募机构参与。同属机械设备板块的宏华数科也获得33次调研,跻身榜单前十,景顺长城基金、睿远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均对其展开深入调研。
与此同时,医药生物行业成为公募机构的另一大关注焦点,在前十名中占据三席。其中,百济神州和怡和嘉业分别以49次和44次调研位列第二、第三位,而澳华内镜则以35次调研位居第六,显示出市场对创新药及医疗器械板块的持续看好。
上周公募机构调研呈现显著的行业集中特征。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1个申万一级行业获得不少于4次调研,其中3个行业调研次数不足10次,9个行业调研频次在10-49次区间,6个行业达到50-99次,更有3个行业调研次数突破100次大关。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三大领域成为公募调研的主阵地,无论是调研频次还是覆盖个股数量均明显领先。具体来看:电子行业以201次调研高居榜首,德明利、深南电路、裕太微等24只个股获得重点关注;医药生物行业以194次调研紧随其后,百济神州、怡和嘉业、澳华内镜等11只个股备受青睐;机械设备行业以143次调研位列第三,雷赛智能、宏华数科、弘亚数控等16只个股获得密集调研。
这三个热门行业的调研总次数达538次,占公募机构调研总次数的44.91%,充分体现了公募机构对科技、医药和高端制造等核心赛道的持续看好。
上周公募机构调研热情持续升温,呈现明显的头部集中特征。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107家公募机构(占比超六成)上周开展4次以上调研活动,具体来看:60家调研4-9次,38家调研10-19次,另有9家头部机构调研频次突破20次大关。
在调研活跃度高的前十家公募机构中,鹏华基金以28次调研拔得头筹,其关注的纳尔股份、欧陆通和宏华数科分别以16.84%、12.88%和8.77%的周涨幅位居其调研组合前三。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嘉实基金均以24次调研并列第二:富国基金覆盖的23只个股中,宏华数科、广联航空和壶化股份表现最佳;汇添富基金调研的22只个股里,怡和嘉业、海能技术和山推股份涨幅领先;嘉实基金关注的24只个股中,欧陆通、怡和嘉业和康农种业位列前三。
基金发行趋势:权益类产品持续受捧,指数化投资成主流
基金发行市场保持活跃态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全市场共有27只新基金启动募集;而本周,预计新发基金数量进一步增至31只,环比增长14.81%,显示出市场发行节奏稳步加快。
从产品类型来看,上周新发基金主要集中在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三大类别。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全周共有18只产品启动募集,占比高达66.67%。债券型基金紧随其后,新发数量为6只,占比22.22%;混合型基金相对较少,仅有3只新发,占比11.11%。
本周新发基金类型更加丰富,FOF基金首次亮相,但权益类产品仍是市场主力。具体来看:本周计划启动募集的股票型基金有16只,占比51.61%,其中15只为指数型基金,占比高达93.75%,显示被动投资热度不减。本周启动募集的混合型基金有7只,环比大增133.33%,且全部为偏股型,进一步印证权益市场的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市场迎来3只FOF基金集中启动募集,与此前一周的"零发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显著变化反映出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正在持续升温,也体现了市场对多元化投资工具的认可度提升。
本周启动募集的31只新基金来自于26家公募机构,其中富国基金旗下有3只新基金本周启动募集,包括2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和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华安基金旗下同样有3只新基金本周启动募集,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各1只。中欧基金旗下有2只新基金本周启动募集,混合型FOF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各1只。此外,本周有新基金启动募集的公募机构还包括安信基金、宝盈基金、工银瑞信等在内的23家公募机构,均有1只新基金启动募集。
谈及接下来股票和债券市场展望,部分公募最新观点如下:
摩根士丹利基金:双方会谈结果大超预期。双方加征关税以来,接触较少,自上周声明开始接触到目前的会谈,进展非常迅速,说明当前的高关税属于双输,降低关税符合中美双方利益。预计双方未来还要经历漫长的谈判以解决90天暂缓期后的关税问题及其他涉及经贸方面的问题。对市场而言,我们认为会谈结果将显著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如未来美对华关税税率能够保持在调降之后的水平,中国出口的压力将显著下降,宏观基本面的预期也将得到一定修复。因此,后续市场机会或将进一步增加。结构上看,此前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出口链有望获得修复,集中于中游制造领域。
银华基金:我们认为后续市场下行风险不大,短期或呈现震荡态势。短期顺周期方向边际变化较少,下一轮交易机会或需等待年中政策预期加码,科技行情或仍有演绎空间,红利在外部不确定性下仍有一定配置价值,受公募改革影响潜在增配空间较大的金融可以关注。
易米基金:本轮下跌情绪释放得较为充分,一度低于去年924行情前的位置,目前已经重新启动上行。双创50指数,集合了科创、创业两个板,并且还筛选过行业,成份股精挑细选,未来科技属性较强。受益于政策支持、降息周期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长期来看,向上趋势不变。
恒生前海基金: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使得国产替代尤其芯片、半导体产业相关标的有望持续震荡上行,渗透率也将伴随海外禁令的逐步趋严而提高。同时在一季度Deepseek以及通义大模型发布后,近期各互联网厂商及软件公司已发布多种AI智能代理应用。预计2025年将是AI应用爆发元年,拥有AI应用场景的公司以及具备丰富数据储备的公司将最为受益。从中长期来看,预计港股估值中枢将在经济复苏中震荡上行,科技或依然是2025年行情主线。
嘉合基金:长端收益率短期下行幅度有限,主因是围绕降级降准博弈资金对于政策力度有较大期待,而货币政策调整一般按照季度频率进行,短期政策落地后进一步博弈的市场窗口偏长,更具确定性大的短端债券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但在经济本身尚需政策托底的背景下,长短端利差扩张的动能有限,预计保持平稳,在短端收益率下行到位后,收益率有望沿着收益率曲线渐次下行。
富荣基金:国内方面,4月通胀数据符合预期,展望5月,CPI同比或温和回升,PPI仍将承压。海外方面,美国经济下行风险或不可低估。6月降息预期进一步收缩,外围流动性短期内或难有明显宽松空间。而中美关税对外需的扰动逻辑或未变,预计5-6月出口大概率转弱。资金面宽松状况或将保持,流动性预期较为乐观。短期内货币政策或将围绕5月一揽子政策的落实展开,后续“适度宽松+流动性充裕”仍是大基调。不排除货币、财政政策均有进一步加码的空间。后期债市或呈中性,资金面预期乐观,预计资金利率中枢将向政策利率附近逐步回归,宽松大概率延续,短端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后续关注国债买入工具的重启,不过工具的恢复或相对审慎。
长安基金:利率债方面,资金价格下降后,短端确定性受益,更多的品种有望摆脱负利差状态,推动曲线陡峭化。长端受基本面预期和贸易谈判进程反复扰动,预计将呈震荡走势。信用债方面,套息空间拉大,城投债短久期信用挖掘的策略确定性较高,在绝对收益水平低位的当下,此种策略普遍受到青睐。长久期信用债方面则相对谨慎,主要是配置力量相对较弱,市场对转向时该品种的流动性有一定疑虑。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数据来源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相关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短期个股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亦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资方向,请投资者谨慎参考。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