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提到,那些高速增长的新公司未必是好的投资标的,并举例IBM和新泽西石油,长期持有的结果是旧经济的新泽西石油打败了高科技公司IBM。
1950~2000年,美国的石油产业市值占比从20%下滑到不足5%,而科技行业从3%上升到18%。如果回到1950年的美国,让你从新泽西标准石油与IBM中选一只股票买入长持,股利全部再投入,你会选什么?
你如果选的是IBM,那么很遗憾,你选错了。如果投1000美元到新泽西标准石油,到2003年已经变成126万美元,而投IBM只有96万,比前者少了24%。事实上,IBM股价上涨300倍、新泽西只有120倍,而在长周期下股息率发挥了极大作用:股利再买入假设下,新泽西累积到原有股票数的15倍、而IBM仅3倍。
虽然IBM的增长率更高,但是“出于对创新的热情,投资者为参与其中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西格尔认为,“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该公司实际的利润增长率,而是取决于该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
这其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预期差”,只有找到预期差,才有比较好的获利机会。利好一旦坐实了,可能面临是下跌,而不是继续上涨,除非未来的利好消息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会带来最高的投资收益,但事实并非如此。书中统计了标普500成分股从1957-2003年行业市场份额变化和投资收益率,发现行业的投资收益率和行业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市场扩张最快的金融和信息科技行业是扩张最大的两个行业,其行业收益率并没有卫生保健、主要消费和能源高。
优质的赛道对于投资当然是重要的,国内有部分优秀的基金经理就是长期奔跑于优质的赛道,做出了优秀的投资业绩。但是,任何一个品种,也无需过于偏见,公司的未来跟所处的行业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相关。
西格尔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仅有不到1/3与该行业的市场份额变化有关,另外2/3主要受定价、股利再投资、新公司进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公司的未来即使不那么好,如果大家的预期比它的未来更差,卖得足够便宜。价值1000元的东西,500元卖给你,你买了肯定划算;100 元能买到,就超值了。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买的,关键是价格。巴菲特2000年3月以每股1.28港元的价格买入中国石油H股,总的代价不足5亿美元,2007年获利了结大赚了40亿美元,而国内许多散户却买入每股48元的中石油,巨亏。
前景光明的行业未必能够带来好的投资回报。A股市场也经历过许多次炒概念、炒题材的时期,从当初的4G到5G,从VR到人工智能,一致性预期越强,投资机会往往越弱。
增长似乎是一个圈套,引诱人们投资发展前景最好的地方,但新兴的产业和公司并不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其投资收益往往还不如那些传统老企业。对创新的热情使得投资者支付了过高的价格,而真正受益的是原始股东、风投、投行以及产品消费者。
当然,也有一些高速增长的公司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李录是比亚迪的头号粉丝,在2002年就大举买入了,持股20年时间。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比亚迪的2.5亿股持仓也是受李录的鼎力推荐在2008年买入的,巴菲特浮盈20多倍,李录浮盈近百倍。
一个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的表达式是这样的:∑E=P1*E1+P2*E2+……+ Pi*Ei,其中Pi是第i个投资标的获得预期收益率Ei的概率。要提高整个组合收益率的方法有几个方面:一是大幅度提高P,二是大幅度提高E,三是同时提高P与E。目前李录与巴菲特都在逐步减持比亚迪,这或许又是一次“预期差”的经典案例。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