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约翰‧邓普顿
从去年10月底创下低点以来,跟踪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的纳斯达克金龙指数累计上涨超过80%,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过60%,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而在2022年大家谈到中概股,港股都谈虎色变,悲观至极。而今却成为市场表现最好的标的,哔哩哔哩、腾讯音乐等多只个股短短3个月涨幅超过100%,新东方在线更是从3元涨到73元,涨幅超过20倍,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美国投资大师邓普顿的逆向投资策略--极度悲观点投资。依靠这个策略邓普顿在50年的投资生涯中创造了14.5%的年化收益率,成为与巴菲特、彼得林奇齐名的“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
邓普顿逆向投资法的第一个要点是极度悲观
什么是极度悲观?邓普顿说:“等到100个人中的第99个放弃的时候,就是极度悲观点,极度悲观点就是最佳买入点。”邓普顿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因此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期,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当市场被消极悲观情绪笼罩时,公司的价值和股价出现错位的机会最大。投资者大幅抛售股票,公司不再热门,公司的负面消息传的人尽皆知,这时股价跌到极低的位置。作为便宜货猎手,必须习惯于估计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这些问题对目前公司运作的影响。
事实上,所有公司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只不过有些问题严重些。如果公司面临的问题是暂时性的,不会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则意味这这是投资的最佳时机,因为目光短浅的投资者会由于近期的期望发生变化而变得悲观从而卖出股票。另外,便宜货猎手可能获得的回报跟市场悲观情绪相关。在前景越悲观进场,后期公司前景转好,回报越丰厚。
中概股从2021年2月触摸市场高点后,经历了长期下跌,2022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5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清单,更一度引发市场恐慌,监管趋紧,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绝大数中概股下跌80%以上,包括阿里巴巴这样大型公司,市场极度悲观,中概股处于低估值区间。
导致中概股股价发生大幅下跌的原因更多的是宏观环境变化,市场流动性变化及政策的变化。但随着国内防疫措施优化国内经济大概率复苏,中美监管机构在PCAOB审计合作方面偏乐观,美联储加息幅度边际放缓,全球流动性放松等预期下,低估值的中概股反弹迅猛。
邓普顿逆向投资法的第二个要点是低价股。
低价股并不是单纯指绝对价格低,而是指那些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邓普顿在投资上取得长期成功正是得益于他抓住了大量低价股的投资机会。经过2年的下跌,很多中概股跌到了价值股的估值,估值已经非常合理。 当预期发生变化时,投资者普遍希望能够用价值股的估值买到成长股,导致中概股出现大幅反弹。
邓普顿逆向投资难点在于判断极度悲观点的位置在哪。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适度分散和分批建仓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市场最低点的是没法判断的,但公司低估值区域是相对容易把握的,我们可以采用逢低分批建仓的方式来实现较好的收益。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