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通胀
从历史数据看,由于类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90年代时,国内出现过超过15%的高通胀。但自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发展方式逐步转为由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决定性作用,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导致国内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也使得国内CPI同比振幅有明显下降,特别是2013年以后,随着国内对物价的有效调控,整体CPI数据波动性再次降低,目前基本维持在2%~3%的区间。
通胀数据的特征
根据官方定义,CPI数据统计的是居民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所以在分析通胀数据时候,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在居民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据。具体实施的时候,首先是选取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比较大,代表性较强的消费和服务数据,并将其组成一篮子数据组合。然后根据篮子里的每个分项数据占总支出的比重定义权重,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篮子里的分项数据也会进行定期调整。在定义权重后,最后是根据权重和支出数据的变化,进行CPI同比数据和环比数据的统计。其中同比数据是以过去12个月的环比数据进行累乘。
CPI数据通常划分为食品CPI和非食品CPI两类。按照目前的统计方式,食品类权重占19%,非食品的权重占比81%。虽然从统计权重来看,食品项权重占比较低,但是因为食品类的权重通常波动更大,所以实际数据中,食品类CPI权重的变化反而和综合CPI的数据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而在食品CPI中,又包含鲜果、鲜菜、水产品、蛋类、畜肉、食用油、粮食等食品细项。在食品项CPI的权重中,畜肉类特别是猪肉占比是最高的,所以猪肉一般对食品CPI的影响是最大的,除此之外鲜菜鲜果由于季节性的波动和天气因素也会对食品项CPI产生扰动。
非食品CPI作为权重占比较高的模块,主要包括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对于非食品CPI,在非食品CPI中,居住项占比最大达到22%,对非食品cpi整体影响也是较大的。除此之外旅游、交通、教育等也会季节性的对非食品CPI产生扰动。其中交通又是比较核心的影响因素,因为交通细项的变动与能源价格特别是原油价格关系比较密切,除此之外,原油价格也会影响到居住项中的水电燃气费。所以据相关数据统计,布伦特原油指数上涨1%,会带动综合CPI上涨0.01%。由于原油和猪肉对非食品CPI和食品CPI的重要影响,也造成猪油共振联动CPI上行的现象。
从宏观的角度看通胀
最近几十年通胀数据波动的加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因为货币计价锚的转变,又原来的金本位转为以国家主权信用为支撑的现代货币主义,而没有实物锚定的货币计价往往会因为政策制定的不够理性造成货币的超发。从历史看的,在过去货币计价以金本位为计价时,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在3%左右,同期的货币增加速度也在3%,实体经济的增长和货币发行的速度较为一致,货币没有超发也就造成通胀数据的波动较为稳定。但是在现代货币主义的纸币时代,货币发行直接使用政府主权信用做背书,长此以往就难免造成货币超发,特别是在美联储放弃金本位政策后,基础货币的增速和实际经济的增速剪刀差逐步扩大。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百余年间,美国年化通胀只有1.6%,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放弃金本位后。美国的通胀年化波动就涨到了4%,说明货币超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胀增速的飙升。再从国内来看,2013年以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对于消费品的通胀是较为有效的领先指标,M2同比增速基本领先消费品通胀数据一年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M2数据增速37%带动CPI增速27%。但是在2013后国内的M2虽然年化增速在10%以上,但是实际的通胀却在2%,也就是货币的供应量与实际的通胀数据出现一定程度的脱钩。为什么会出现货币超发而通胀不增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CPI是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其上涨只是货币流向消费品和服务的体现,实体经济中在货币超发和消费品价格中需要有实际需求的连接。当超发货币能够尽可能被需求带入实体经济时,经济走向繁荣甚至是过热,居民充分就业,居民部门收入上涨,强劲的实际需求便会推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但是如果货币只是进入企业投资部门,其价格没有向下游传导,于是造成的现象就是上游工业品的价格上涨,而下游的需求没有提升。长此以往会造成资金流入金融市场空转,造成投资品的通胀而不是消费品的通胀,也就带来了货币增速和通胀数据的脱钩。
通胀与货币政策的展望
通胀和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关系较为密切,央行政策操作的四大目标是稳定币值、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实际政策中,货币的宽松或是收紧是属于总量政策,央行对通胀数据的关注更多是在全局性的通胀,结构性的通胀通常不会造成央行政策的快速变化。在原来的经济逻辑下,PPI走高通常会带动CPI的快速上升,所以央行通常会根据PPI的数据调整货币政策,但是目前PPI向CPI的传导不畅,造成PPI的快速上涨并不会带动CPI的上行。综上所述,在CPI数据未出现全面性的通胀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而在疫情因素仍反复的前提下,经济复苏的弱预期或导致CPI数据的全面恢复不具有较强动能,未来整体货币政策或仍将保持在宽松适度的状态。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