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上证50
上证50指数由沪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一批龙头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上证50指数一般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出现特殊情况时也可能会进行临时调整,每次调整一般不会超过10%。指数设定的基准日期为2003年12月31日,发布时基准点位为1000点。
目前上证50的前十大权重股如下:
这些企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且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营体制,以及极强的竞争力,具有广泛的盈利空间。
二、上证50的成长性
1、历史收益
大部分都是大市值龙头企业组成的上证50,过去收益如何呢?
从上图可以看到,上证50指数从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指数累计涨幅是129.59%,年化收益率是4.53%,如果加上股息分红收益,也就是算上证50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是250.46%,年化收益率是6.92%。如果我们以5年为一个周期来看,第一个5年的累计收益率是49.73%,第二个5年的累计收益率是26.17%,2019年至2022年10月底的累计收益率是10.75%。
在2007年大牛市时上证50指数涨幅惊人,达到6倍涨幅,指数市盈率从11倍涨到42倍。2015年牛市上证50指数只有1倍涨幅,指数市盈率从7倍涨到14倍。
2、风格变化
2004年刚发布上证50时的成分股如下:
2022年10月31日上证50最新的成分股如下:
在上证50指数刚发布时,能源30.5%、公用事业18.4%、金融13.0%为占比前三的行业,目前占比前三的行业是金融38.2%、日常消费15.5%、能源12.3%。从成分股的变化来看,目前有不少成长风格的消费、医疗、科技股进入了成分股。这显示了,上证50指数由价值风格向价值成长均衡的转变。未来,随着很多公司的不断成长,市值的增加,传统的金融地产股占比会下降,上证50将体现更高的投资价值。
3、持续的成长能力
目前,上证50前十大权重股,除了中信证券以外,每个公司的ROE都在12%以上,都是优质龙头企业。
巴菲特曾在《致股东的信》上称:“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经营好坏的主要依据,取决于其净资产收益率ROE。”
芒格说:“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平均利润率高很多。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你在这40年里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6%有太大的区别。”
能够维持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不被竞争对手侵蚀,说明这些公司拥有严密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可以是技术,可以是规模,可以是成本,也可以是管理团队。根据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规模大的龙头公司更加容易融资,垄断发展资源,形成宽阔的护城河。
三、上证50指数的估值与投资价值
指数估值主要根据四个指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净资产收益率。约翰·博格有一个股票指数的计算公式:
根据最后一个等式,指数点位=市盈率*盈利+指数点位*股息率,移项可以得到,指数点位=市盈率*盈利/(1-股息率),所以当市盈率越小,股息率越大时候,对于盈利稳定的品种指数的估值越低。
当前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处于12个分位点左右,股息率约3.72%,处于92个分位点,指数整体位于低估值状态。
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
什么是中国特色?个人理解,可能很多科创、绿色命脉都掌握在国有企业手里,国企三年改革即将到点,混改、激励纷纷落实,所以这些科创、绿色类前景明朗企业,如果是国企,不仅不应当享受估值折价,还可以适度享受估值溢价。
上证50成分股里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未来上证50指数的估值有望得到提升。我们投资这个指数,一方面获取股票上涨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享受股票的股息分红。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