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运产业链
说到油运产业链,那要先从海运认识开始。
1.1海运产业链
海运是最具规模经济、应用最广的运输方式。全球约80%的贸易量、超过70%的贸易额都通过海运完成,海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航运三大细分板块集运、油运、干散货运均属成熟的周期性行业,运价弹性巨大,同是周期,属性不同。但货品的不同导致三个子板块在竞争格局和周期自变量上存在差异。其中干散货运和油运对应的是大型资源和工业生产者,集运对应的是工业品制造商和消费者。油运一般是从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国运往中国和欧美,而集运是从中国和越南等生产制造大国流向欧美等国。
1.2 油运产业链
相比于干散货运和集运,油运更为复杂。原因在于它运送的对象是石油,油运分为原油运输和成品油运输,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能不能直接使用。原油是从地下或海底直接开采的未经处理、分硫、提纯的石油,不能直接用,而经过提炼之后,把有用的和杂质分离开来的原油才是成品油。
1.3 油运航线分布
全球航线受各国资源禀赋的限制,出口地较为集中,而进口地跨越各个大洲。因为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占比较大的原因,主要航线占据了大部分的原油贸易量。
全球主要航线是:中东—亚太地区,中东—北美/欧洲,非洲—亚太地区,美洲—亚太地区,四条航线运量约占全球海运量的70%。
成品油航线较为复杂,其中贸易量最大的航线为亚洲内部航线、中东-东亚航线。
1.4 油运船型
为了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用于油运的船型VLCC是油运船型中占比最高的。VLCC(全称Very Large Crude Carrier)是油运船型中的巨无霸,载重量高达32-55万吨。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以及伊斯坦布尔海峡由于水不够深,VLCC无法通过,于是需要小型船进行接驳,而中日韩等亚洲国家港口可以直接接收VLCC。
成品油运输一般用的是载重量更小的船型,根据大小分为LR、MR与Handysize,以MR为主。LR又分为LR2(8-12万吨)和LR1(6-8万吨),MR载重量为2.5-6万吨,最小的Handysize载重量则在2.5万吨以下。其中MR型占比50%左右,LR1占比14%,LR2占比23%。
1.5 油运指数
原油运输指数与成品油运输指数反映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运价信息以及国际成品油运输市场的运价信息。
二、油运周期
海运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本质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博弈。全球的干散货、油品、集装箱等的贸易量作为下游需求方,来拉动中游与上游的全球船舶运力与船舶制造。
2020年,集运企业迎来反转,利润丰厚,而油运企业却一路从2018年亏到2022年,据中远海能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贸油运船队亏损比去年同期还多亏了1亿元,这里的亏损主要是由于VLCC船队亏损增加了4.2亿元造成的。
集运与油运的景气周期不一致。
本轮集运周期自2020年欧美疫情期间印钞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开启了一轮行情。与此同时,美国港口罢工,集装箱无法顺利装卸,导致港口拥堵,一箱难求,运价飞涨。
反观复盘过往9轮油运周期,其中3轮上行周期是因为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事件、第三次中东战争导致的,因此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动和市场对原油价格的敏感导致的需求变化,才是油运价格变动的核心影响因素。
时间来到2022年,俄乌战争的爆发却给油运周期带来了转机。
三、油运市场供需关系
从需求角度来看
(1)OECD国家原油库存量属于历史低位,补库空间充足,具有抗衰退属性,需求改善持续性强。
(2)冬季将至,深受俄乌战争影响的欧洲本身深陷能源危机。且俄罗斯宣布“北溪1号”将无限期关闭,对于欧洲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3)欧盟仍对俄罗斯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制裁措施,俄乌冲突后,原油贸易结构发生改变,欧洲进口俄罗斯油数量减少约70万桶/天,需求缺口更由远端的美洲,非洲补充,俄罗斯油出口远东数量增加约33万桶/天,运距拉升明显。
(4)碳中和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关闭炼厂,成品油消耗从自产自销转为海运口,炼厂产能东移,反而中东等原油出口国加大成品油出口为成品油海运需求增加的中期逻辑。
从供给角度来看
在供给端,油运行业的供给由现有运力、未来交付和老船拆解共同决定。
(1)VLCC新订单处于历史低位,叠加船队老龄化严重,油运运力增速维持低位。
(2)环保新规限制油运船队运力增长
根据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统计,海运业每年排放近9.4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近2.5%。为了实现2050年将航运业务碳排总量减少50%以及2030年所有船舶的碳强度减少40%的目标,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和碳强度指标(CII)将应用于400总吨及以上的现有船舶,导致了加速报废老旧船舶的进程。
(3)老旧船加速报废,新船建造时间慢。
由于上游船舶制造存在滞后性,VLCC的建造一般需要两年,因此近期的交付量很大程度取决过去两年的订单量。随着船舶拆解年限到来,部分老旧船舶将相继退出市场,对船舶行业供给增长形成压制。
四、油运市场展望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油气运输周期将至。
(1)油轮淡季不淡,旺季可期。原油成品油新低库存补库需求可期。
(2)2022年6月2日,欧盟通过对俄第六轮制裁落地,6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罗斯海运原油,8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石油产品,至2022年底,欧盟从俄进口石油减少90%,运距大幅拉升。
(3)2023年1月1日EEXI生效强制降速,油轮供需曲线更陡峭,价格弹性增加。
(4)伊核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伊朗表示欧盟就恢复履行伊核协议的提议“可接受”,伊核协议成功落地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若伊核协议成功落地,伊朗原油海运出口或能恢复至200万桶/日以上,一方面极大减缓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压力,另一方面更是提升了油运的需求。
五、风险点
(1)危化品运输出现安全事故
(2)俄乌冲突缓解导致运距没有拉长。
(3)欧美进口成品油需求不及预期。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