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Control oil and you control nations; control food and you control the people.(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
——Henry A. Kissinger(亨利·基辛格)
一、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这番话既耐人寻味,也发人深省。大宗商品的本质就是资源,石油和粮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资源——没有石油,则经济难以运转,国家发展必将陷入停滞;没有粮食,则人体难以运转,人类生存必将面临难题。无论是经济萧条还是社会饥荒,一旦发生危机,都是国家不能承受之重,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暴乱。而石油作为大宗商品之母,以及当前经济生活中能源的主要来源,关乎能源安全问题;而粮食作为民生之本,则关乎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作为一个国家,把握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既是立国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在能源安全问题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而在粮食安全问题方面,习总书记更是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中国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自然资源禀赋十分丰富,但也受到地理位置天然的局限性,国内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分布格局,原油大量依赖进口,而天然气也近半需要靠国外补充。而粮食方面,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自我约束下,口粮(小麦、稻谷)已经实现自给自足,饲料粮(玉米)产量也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连续18年丰产,但大豆却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而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压榨豆油(食用)和豆粕(饲料)。我们知道,豆粕是养猪的根基,猪肉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能源还是粮食,我国都受到进口资源被“卡脖子”的潜在风险。
二、哪些商品容易被“卡脖子”?
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就是保障供应链安全。当然,除了能源和粮食以外,我国在金属材料、轻工、化工等领域也存在相当程度的进口依赖。供应链安全是我国去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关系愈发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的战略定位。目前,在大宗商品领域,哪些资源品类容易被“卡脖子”?我们从期货品种入手,梳理一下当前各主要活跃品种的进口依赖程度。
(1)能源板块,绝大多数品种对外依赖度极高。能源板块主要包括原油产业链相关品种。我国2020年从国外进口原油5.4亿吨,国内产量仅1.9亿吨,进口依赖度超70%。而能源板块的品种,大多属于原油的下游品种,因此穿透到底层后,进口依赖度甚至高于原油,多数品种超过80%。举个例子,燃料油2020年的进口量是1271.7万吨,国内产量3406万吨,表面看似乎进口占比不高,但是燃料油的直接来源是原油,因此国内产量中,可以粗略地认定其中七成以上由进口原油生产而来。数据调整后,进口依赖度由表观的27.2%提高到实际的80.8%,更符合真实情况。
(2)化工板块,轻工品种(橡胶、纸浆)对外依赖度高,而煤化工品种多数依赖度较低。化工板块主要包括煤制化工品种及其延伸、部分轻工品种。由于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产量巨大,煤制化工工艺较为成熟,因此多数化工品种以煤制为主,进口依赖度相对较低,像尿素、纯碱、玻璃、PVC基本上都能做到自给自足,而部分品种如乙二醇、塑料、短纤等品种由于国外工艺(油头和气头为主)和成本优势等原因,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度。天然橡胶和纸浆这两个轻工品种,具有一定的林业属性,而我国橡胶树和针叶林等林业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同样严重依赖进口。
(3)有色板块,铜、铝、镍等主要品种具有较高的进口依赖度,贵金属同样需要大量进口。铜、铝在生活中十分常见,需求量也十分巨大,但这两个品种由于国内资源禀赋原因,我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铝土矿、铜精矿来冶炼,对外进口依赖度超60%。而镍作为新能源相关品种和不锈钢的主要元素,需求量也在逐年提升,同样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镍矿及相关镍材来满足需求,对外进口依赖度超70%。黄金、白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把我国居民从境外购买的金制品、银制品都包括进来,则进口依赖度的数值会更高。
(4)黑色板块,铁矿大量依赖进口,而煤炭则基本自给自足。铁矿的定价权在国外,全球四大矿商也都是国际集团,我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国外的铁矿石来生产钢材(包括螺纹、热卷),进口依赖度超过50%。而煤炭方面,除了少量焦煤和动力煤靠国外补充调节以外,我国则基本做到自给自足,硅铁和锰硅的国内产量也能满足自身需要。
(5)农产品板块,大豆、棕榈油进口依赖度极高,菜籽系、棉花、白糖部分依赖进口,鸡蛋、猪肉的进口依赖主要来自于底层育种引种的因素,玉米、部分农副产品则基本自给自足。我国国产大豆每年产量为20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超1亿吨,进口依赖度超过80%,而且国产大豆的品质(含油量)逊色于进口大豆。因此,大豆的下游产品豆粕、豆油都有极高的进口依赖度。三大食用油中除了豆油以外,菜籽油和棕榈油也有很大程度的进口依赖,而棕榈油更是全部依靠进口来补充。总而言之,我国食用油(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蛋白饲料(豆粕、菜粕)都面临极大的被“卡脖子”风险。棉花和白糖属于软商品,主产区遍布全球,而我国的消费量巨大,因此每年都需要进口一定量的棉花和白糖来补充国内需求,进口依赖度在30%左右。鸡蛋和猪肉的进口依赖则体现在底层的种猪、蛋种鸡方面,每年我国都需要从国外引种大量的曾祖代、祖代种源来更新国内现有的核心种群,以保证繁衍质量。我国无论猪类还是禽类,在育种技术方面仍和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对于玉米和苹果、 红枣、花生等农副产品,我国则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进口只占极小部分。
三、如果被“卡脖子”,哪些领域将受到影响?
由于上游资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来源,一旦资源端被“卡脖子”,则向下传导后,将影响到相应品种的整条产业链,甚至延伸影响到其它产业。那么,如果“卡脖子”事件发生,带来供应链的扰动,哪些领域将受到直接影响?
我们列举出国内进口依赖度前20名的期货品种:
(1)若原油供应出现扰动,则交通运输(成品油、燃料油)、工业生产(石油气、润滑油、石脑油及下游产物PTA、苯乙烯等)、建筑业(沥青)等领域将受到直接影响。
(2)若大豆、棕榈油供应出现扰动,则养殖业(豆粕)、民生(食用油)将受到直接影响。
(3)若橡胶供应出现扰动,则汽车行业(橡胶轮胎)、工业生产(橡胶制品)将受到直接影响。
(4)若铜、铝、镍供应出现扰动,则电力行业(铜线)、家电(铜材)、建筑业(铝材)、汽车行业(铝合金、铜材)、工业生产(铝制品、不锈钢)、电池材料(镍盐)将受到直接影响。
(5)若纸浆供应出现扰动,则造纸业(白纸、卫生纸)将受到直接影响。
(6)若铁矿供应出现扰动,则建筑业(螺纹)、机械行业(热卷)、汽车行业(热卷)将受到直接影响。
我们看到,资源品向下辐射的行业涉及方方面面,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果这些资源品受到国外掣肘,无法顺利进口至国内,无疑将对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如何应对被“卡脖子”的问题?
除了期货品种外,还有一些非期货品种的资源品类同样也具有很高的被“卡脖子”的风险,诸如:铬(进口依赖度超90%)、锰(进口依赖度超90%)、铂(进口依赖度超95%)、锂(进口依赖度超70%)、氦气(进口依赖度超97%)、大麦(进口依赖度超90%)、高粱(进口依赖度超70%)等。不仅资源端,向下延伸的产成品端包括芯片、发动机、高端设备等商品也严重依赖进口,这里既有原料端的问题,也有技术端的问题,这些都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应对呢?一方面需要我国更广泛地在全球各地进行投资布局,包括积极参与矿山、油田、农田的收购、运营与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加大科研技术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和研发实力,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摆脱国外长期以来的掣肘。
《周易》有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正是体现出这样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深刻道理。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大国博弈也愈演愈烈,既要加强合作,也要提防撕裂;既要能前进,也须留后路。而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已经提上日程的今天,粮食和能源作为支撑经济有序运行最为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守住饭碗,丰富来源,更是根本中的根本,我们必须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作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