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业翘首以盼的年度盛会,由私募排排网、永安期货、财通基金、广发证券联合主办,深圳市私募基金会协会特别支持的“2014(第三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于12月12-13日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近千余位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外著名的对冲基金管理机构、银行、信托、公募、券商、基金公司和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对冲基金新时代下的财富管理新格局与新挑战”。
以下是广东泽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辛宇(专栏) 先生在会场发表的全部讲话:
主持人:下面进入第二轮的圆桌论坛。上一轮我们看到比较多的都是双剑作战的,国内国外一起作。第二轮,曾总也是国外的,但本土化的比例已经比较高了,在国内待的时间比较长,公募、私募都坐,坐在台上的这一批已经是很典型的扎根本土的,业绩也都很不错,也很猛,很稳健地一直跑下来,很不简单。我们的话题依然切入到第一个环节,说一下对杭州的印象和公司的特色。辛总。
辛宇:每次来到杭州我都有别样的情感。我每当来到这里,我都会沿着马路要转一转。三年创业,2011年成立公司的,在座的各位我是最年轻、最小辈的公司,我们从最小的4000多万的公司,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比较大的规模,我们风格也非常鲜明。我觉得做生意做股票,选择了这个职业生涯就要去承受行业的特色,享受快感。我们典型地做趋势、热点、牛股,现在按照这种投资路走下去,未来的5年,我们专注于做这个。
主持人:好,谢谢辛宇先生的坦诚。这让我们看到了私募基金不同的侧面和活法,上一轮还要说要减少回撤,这位先生就还要活在大起大落的快感当中,年轻就是好。您能告诉我们您多大了吗?
辛宇:31岁,在股市里头战斗了11年。
主持人:比较小就出来混江湖了。
辛宇:我自己深受敢死队的文化的影响,或市场下,我认为自己是炒出来的。
主持人:那你没看前面的大哥的刀越来越慢了,而且刀也不肯出手了。
辛宇:我们每年是20%或30%怎么样的,但市场不允许。
主持人:但你的客户允许你这样吗?
辛宇:我们在创立公司的前两年市场都不好,我们从4000万突破到40亿的规模,从风控角度上来讲我是这么定义的,我觉得股市里面没有神,大家喜欢包装某个明星和神话,我觉得是很难复制的,在市场真正走熊的时候,我是职业股民,我个人就不炒股票了,我这个人很弱小,战胜不了这个市场,抵御不了这个风险,就把这个钱放在手里做做债券,活在当下。我的原则是,谁愿意看好,就看好。我觉得中国市场一个特色很鲜明的市场,在A股做事一定要做符合A股规律的事情,A股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是大幅波动,所以在这个市场里,熊市来了,95%的股票都下跌,所以我选股票一定会在熊市当中带来巨大的亏损,这是大概的事情。
20年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我认为伟大的上市公司不少于20家。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不妨想一下,我从最正统的学校教育出来,我发现最后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当中很难出现有长期的暴利,很多东西推动3、5年激烈的价格战起来的,所以我们做投资,股市有牛熊,经济有成长期,所以股市牛的时候我们选择快速成长的行业,选择经济景气的板块,选择人们最关心的方面。我们不相信市场有固定的理念和模型,我们觉得股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要求我们投资人在不断地学习,跟随这个市场的变化。
主持人:你确定还是一套一套的,但不能再讲下去了。我们要推动话题,您刚才说的一些,我觉得蛮有价值的话,比如在A股做符合A股规律的事等,都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挺好的。
主持人:辛总的战斗力要体现在这里?
辛宇:市场很大的特点是创新与变化,这几年非常地快。以前也没有听说过电动汽车、智能机械,未来在创新的时代,有新板块、新的行业,明年还会集中涌现,这是我们所一直追求的东西,尤其在国家转型大的时代背景下,会有大发展。
第二点,实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产生了大量的兼并重组。今年有超过15%的公司在兼并重组,还有公司一年中重组3、4次以上,实业是很便宜,并购会带来企业的提升,只要国家注册制没有真正地放开,大的重组主题会持续炒下去。
第二个主题,过去A股市场炒过无数次的东西,在明年一定要关注投资风险,因为今年到现在创业板是创历史新高,在2015年一定是风险和机会并存,而且风险也很大,因为多数的股票炒完了以后,很少有兑现的。
主持人:辛宇杀了一个回马枪,敢死队,敢死,提醒一下大家,2015年注意一下风险。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