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网专访深圳嘉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建春
大陆市场比香港市场空间更大
私募排排网:你们现在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怎么样的?
李建春:95%的股权是我们香港公司股东持有的,另外5%的股权是我的。
其实在香港的制度是不会最看重股权,而是看重团队的合作共赢。我们也希望公司没有所谓的绝对核心人物,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在海外的利益机制也非常成熟,公司能拿多少、基金经理能拿多少、研究人员和后台等等能拿多少,行业规则都很透明,具体范围还是比较确定的。这样大家心里很清楚,知道自己做得好能拿多少,做得不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了解的挺多大陆私募可能没那么透明些,甚至些研究员说年底怎么分看老板。所以我们现在公司的制度和休假都参照香港成熟的一些经验来的,比如我们员工的年休假就比大陆规定的多不少。
私募排排网:你们海外那边主要是做股票为主?具体管理规模有多少?
李建春:对,股票为主。香港规模差不多5个多亿美金,规模最高的时候接近100亿人民币,现在规模也在大幅度的缩水。因为我们海外的投资者主要是欧美的机构,前几年欧债危机冲击,以及美洲市场最近几年的上涨,导致我们欧美客户赎回也比较大,我们认为短期资金也比容易会回到亚洲,这也是我们将重心转移到大陆的原因之一。
私募排排网:贵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如何?
李建春:我们现在就一只期货市场中性产品,后续股票和期权方面我们都在准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想主打一个产品寻找突破口,我们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4月份规模差不多一个亿了,5月我们还会成立两个产品,预计到5月底规模就有机会到4-5个亿了。这些客户里面很多都是机构资金,包括平安有一个FOF已经投资了我们,包括国信的一个种子基金业会投我们,我觉得这些机构的选择也是一种对我们能力的认可。
我们现在的产品都是管理型产品,没有结构化产品。我们认为做资产管理一定是提供你的管理能力,如果你做结构化就相当于做了一个融资,还是做自己的钱。我们现在香港公司也于今年3月6日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RQFII资格,未来我们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内地市场的开发和投资力度。
私募排排网:你们的过往业绩怎么样?
李建春:我们在内地市场才做了一年多,以前我们主要做海外市场,我们现在把海外的很多模型和策略拿到国内来运作,效果还不错,我们也一直都认为国际经验与本地化经验的结合是我们很大的特点。
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其实我们公司是1998年成立的,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很多东西包括中后台很多资源我们都是跟香港那边共享的,这些资源的支持对我们也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现在我们这边招的人基本全部都是研究方向的。结算、风控、法律和合规等全部都是由香港那边团队给与了很大的支持,他们的专业经验对我们来说帮助非常大。
我个人感觉,目前的私募真是参差不齐,有一些私募机构运作的流程和合规控制方面都不够完善,我们自己客观评估,我们的流程和制度以及运作模式应该算是目前内地市场最为正规的之一。
团队海内外结合
私募排排网:李总跟我们详细讲讲您的个人经历和您的投资理念形成的阶段?
李建春:我现在还很难去跟别人说我的什么理念,虽然我是做研究出身的,以前一直做研究,也当过研究所所长,对各种品种交易风格,量化和基本面的都熟悉。但还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成熟的理念和投资的模型,只能说有一些经验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的这些经验和香港团队专业的经验结合起来就后的互补作用。另外我个人对风险控制这方面还是非常严格的,这跟香港公司这种稳健的风格也很贴近。
前几天我在看 葛卫东
的“混沌理论”,这应该是他很多年经验的总结吧,但我认为我还是个后辈,还没这种资格去总结一套理论体系,我主要还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私募排排网:你们香港团队在你们的投资过程中还是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你简单介绍一下你们香港团队是怎么样的?
李建春:香港团队包主负责人JOECHAN,他在金融行业工作30多年了,应该是香港最为资深的从业人士之一。他早期就是在美国的银行从业,之后在摩根史坦利纽约、巴黎这些分部都负责过,最后又调回了摩根斯坦利香港,负责整个亚洲股票方面的交易,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以及几十年这种大机构的工作经验,使得他对产品的风控以及怎么赢利,包括机构该靠什么赚钱,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他也统领了我们整个公司的风格,包括我们不做结构化产品等,这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体现,30多年的时间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加大投入?哪些方面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大的方向基本上就确定下来了。
我们现在为什么做期货市场中性,因为这是我们觉得的相对优势,做股票的基本面研究我们我们肯定比不上内地这些本土的团队,而且国内股票的交易机制跟海外的不一样,而国内期货跟国际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另外期货方面玩量化的相对也比较少,做期货市场中性的量化就更少了。所以我们选择我们短期的比较优势作为突破,就是推出了我们的嘉翼对冲这个期货市场中性量化产品,这也是我们的风格决定的,我们希望稳健的起步。但是未来,我们会加大在股票的量化方面的产品投入。
另外从市场环境看,目前市场很难说A股已经见底了,我们也无法判断未来是一个大牛市还是一个大熊市,如果我们做市场中性的话,牛市和熊市对我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些就是我们当初决定成立嘉翼作为我们首发产品时的想法。
私募排排网:你们现在国内团队这边有多少人?
李建春:现在深圳这边有8个人。另外香港那边的同事每个星期都会过来,包括我们这边的同事也会去香港,我们和香港研究团队间是一种五分连接。现在研究团队这边还在招人,我们规划是打造十几个人的研究团队。但目前招人方面还不太理想,主要是国内做这方面的人很少,特别是符合我们要求的更少;不过说实话另外一些做的很好的也不一定愿意出来。
私募排排网:你们对于团队建设方面主要还是想通过内部培养?
李建春:对,短期看我们希望能够招聘到一些有两三年经验,能够相对独立推进工作的员工,我们在方向和细节上给予指导,当然我们非常希望看到人才的成长和公司的成长能够同步。
私募排排网:贵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怎么样的?
李建春:首先我们希望目前这个公司架构和产品运作能够逐步建立起来,最后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未来希望公司走向壮大。因为香港市场说大他是一个全球市场,全球金融机构云集,说小这些机构的钱在全球流动寻找机会钱来得也快,走得也快。我们可能是有一些海外经验与管理的优势,但我们也有一个相对弱势,就是对国内市场没有内地本地机构熟悉,我们会尽量加大我们的本土化,追加投入,加强公司研究团队的建设。大陆高净值客户的前景太大了,随着几十年内地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基数,这不是香港市场所能够比拟的。
坚持量化和市场中性方向
私募排排网:那你们现在做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李建春:其实我们品种都做,因为我们是做量化的,只要有数据、有流动性我们就按照模型去做,我们会去做回撤测试,没有特别的偏好,就算我们今天做的交易,我们也不一定知道做的哪些品种,我们只根据模型客观去做。
股指期货我们做得很少,主要还是商品期货。股指除非出现那种像结算日有套利空间或者跨期之间比较离谱,也许会考虑做,但现在估值市场还是比较平和的。
私募排排网:那你们这个期货市场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李建春:说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就是跨期或者跨品种等一些套利。但我们也不仅仅只是套利这一概念,我们去做的是一种商品的相对价值。比如某些品种我们认为它被高估了,有一些被低估了,那它们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的价值差,我们其实就是去赚这个利润。而且我们通过充分分散一篮子的来进行对冲,大大的降低产品波动风险。
私募排排网:如果做股票方面的话,会不会也是做这种对冲和量化?
李建春:对,刚开始会以这些为主。我们一直认为股票方面也以量化形式进行我们会有优势。
私募排排网:现在市场普遍认为股市今年是转折的一年,如果股市真的好起来的话,对这种市场中性策略产品会不会有冲击?
李建春:应该会有冲击,毕竟这是一个相互竞争的市场。但还是面向特定投资者,比方说有些投资者现在不可能把所有的资产都配置到股票上去,没人知道未来哪个市场或者方向会最好,作为投资者配置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有几个比较大的客户,在我们这里买入的产品都是1千万以上,但他们还有大部分的资产都是在楼市或者其它地方,对于他们来说,购买我们的产品就是其中一部分配置。
私募排排网:如果股市真的好起来,那你们在策略上会不会有调整?
李建春:目前市场上的中性策略产品不会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去做调整,作为量化策略,我们也没办法调整,因为市场好坏没办法判断。我们也想市场好的时候做多头基金,市场不好的时候做对冲基金,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市场好还是不好?所以既然我们的定位就是做市场中性,那就贵在坚持。可能市场大牛的时候,我们的收益率确实不如那些做多的产品,但市场好也不可能一直长期好下去。
量化和主观只是表现形式
私募排排网:你们会经常跟同行交流吗?
李建春:比较少,像以前中期的同事黄如斌、吴星等以前的同事有一些交流,他们是主观交易,所以很需要群体之间大家一起交流行情,很想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的,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同时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这种做量化的不一样,就像我们就很少去跟别人说我们的策略。但我们希望和同行交流,不仅仅是讨论交易本身,还有很多公司治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可以谈。
私募排排网:您对国内期货市场的环境是怎么判断的?
李建春:现在监管也是越来越包容了,金融机构参与做期货的也越来越多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但大家的基础有点参差不齐,有些可能比较专业的机构;有些可能还是刚刚起步转为职业的民间高手。总的来说,目前不管是做期货也好,做股票也好,量化投资的前景还很大。
其实量化和主观只是一个表现形式,量化也是人的逻辑,只是把它客观化了而已,可能能规避一些不好的东西,但规避不好的东西可能不一定是好事情,比如人的情绪,其实情绪影响不一定是坏事,当一个人做的很顺的时候,人的自信心往往会膨胀,然后就会加仓,收益和风险就会放大,这对盈利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你是量化去做,你就不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就不会去疯狂加仓和追涨,可能这样你的业绩是会平稳一些,也有可能因此会错过很多可以乘胜追击的机会,任何方式都是双刃剑。
私募排排网:现在做量化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使得量化投资的收益越来越低?
李建春:我觉得不可能是做的人多的原因,主要还是看个体。做投资就是这样大道至简,你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或者什么样的路去做,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量化只是你的逻辑的实现形式,对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逻辑以及支撑整个逻辑的研发团队。只是量化这种模式市场用的人比重相对比较少,以后空间比较大。
寻找商品的真实价值
私募排排网:量化也是投资哲学的反映,你的投资哲学是怎么样的?
李建春:我们产品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寻找商品的真实价值。我们不比主观交易,有些主观交易的比较适合震荡市场,有些适合单边上涨的市场,还有些适合单边下跌的市场。我们就不一样,市场的波段性和方向性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市场的有效性反而对我们的影响挺大的,如果市场是全有效市场,那我们的交易机会就比较少,因为我们做的就是不合理的相对价值。相反如果市场是弱有效市场,那我们就会有很多由于市场的失效带来的相对价值过于高估或者过于低估,这样我们的盈利机会就多一些。
私募排排网:你们现在已经在用的交易策略有多少个?
李建春:现在已经在用的有5-6个,备用池里面的策略有10来个。
我们的策略在国内收益比在海外收益还要高一点,可能是因为国内市场毕竟还没有完全开放,市场有效性要比海外市场弱一些,所以反而我们的交易机会相对多一点。另外竞争相对也少一些,再过几年可能大家都跟我们竞争了,我们可做的盈利点就会慢慢变少,所以我们也要不断的开发新的策略,发现一些新的品种,比如股票,我们海外的基金最主要还是做股票的,量化很少,规模还没有做股票的多,只不过在国内做股票我们认为我们没有基本面研究方面优势,国内A股上市公司调研我们也不熟悉,如果做量化会好一些。
私募排排网:你们的风控是怎么做的?
李建春:像我们今年收益有30%,但我们的仓位是很低的,我们客户都要求我们仓位提高,做到我们现在仓位的2-3倍。我们的客户钱交给我们都很放心,不会时刻去看,就是因为我们的仓位太轻,收益表现、波动等都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另外一个风控的重要手段就是分散,包括投资标的的分散,包托交易下单的分散等等,这对我们产品的平稳帮助都很大。
我们跟客户说我们真的很难保证给你赚多少钱?如果我们有了一定的盈利可能会适当把仓位提高,但如果仓位提高,风险加大,是有可能会盈利很多,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不让客户赔钱。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