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核心合伙人团队包括周逵、计越、刘星、孙谦、陆潇波、富欣、王岑、郑庆生、曹曦、郭山汕、浦晓燕、张宇等;其中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为沈南鹏。该团队主导了红杉在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并逐步向二级市场延伸,形成一二级联动策略。下面展开详细介绍,仅供参考。
一、红杉资本全球架构与历史沿革
红杉资本成立于1972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其名称来源于高大长寿的“红杉树”,寓意着机构追求长期成长和持续革新的精神。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红杉资本形成了独特的全球架构:采用国际统一品牌,不设全球总部,各个区域市场实行本土化独立运营。目前主要分为三大区域实体:红杉美国/欧洲、红杉中国(HongShan)以及红杉印度/东南亚,各自拥有独立的募资、投资和决策体系。
2022年,红杉资本全球高级执行合伙人Doug Leone宣布退休,由Roelof Botha接任负责美国及欧洲业务。而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则继续担任全球执行合伙人,负责中国业务。
在投资策略上,红杉资本不断突破传统模式。2021年,红杉美国宣布成立“红杉基金”,改变传统封闭式风投基金的运作方式,这一创新模式展现了红杉对长期价值投资的坚定承诺。
二、红杉中国:定位与发展
1、红杉中国创立与独立进程
红杉中国成立于2005年,由沈南鹏与红杉资本联合创办。2023年,红杉资本全球三大区域宣布完全独立运营,红杉中国正式启用新英文名“HongShan”,总部位于北京,并在上海、深圳、香港设有办事处,成为一家真正本土化决策的中国投资机构。
2、红杉资本投资版图与规模
截至2025年,红杉中国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50亿美元,累计投资企业超过1500家,涵盖了从早期创业公司到成熟企业的全周期投资。其投资组合中有13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100多家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
红杉中国的投资足迹遍布科技、医疗健康、消费三大核心领域,既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等中国科技巨头,也涵盖了欧洲品牌如AMI Paris以及英国传奇音响品牌Marshall。
3、红杉资本合伙人名单
红杉中国的成功与其卓越的合伙人团队密不可分。该团队由多位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组成,各自在不同领域建立了深厚的专业认知和投资业绩。
据悉,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核心合伙人团队包括周逵、计越、刘星、孙谦、陆潇波、富欣、王岑、郑庆生、曹曦、郭山汕、浦晓燕、张宇等;其中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为沈南鹏。下面是部分红杉中国核心合伙人的背景与代表性投资案例,仅供参考:
4、投资策略与最新动态
红杉中国的投资策略始终围绕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两大主线,近年来呈现出三个明显趋势:
(1)科技与医疗深度结合
除与Illumina共建基因体学孵化器外,红杉中国医疗健康投资占投资组合约三分之一,在2025年上半年IPO中占比近半。这一策略使其在医疗健康行业政策波动中保持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红杉中国还积极布局AI制药、数字医疗等交叉领域,将技术创新与医疗需求紧密结合。
(2)全球化消费品牌布局
红杉中国近年来显著加强全球消费品牌投资,特别是欧洲市场。2025年,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估值收购英国传奇音响品牌Marshall,创下其在欧洲市场的最大单笔投资纪录。此前,红杉中国还收购了法国轻奢品牌AMI Paris,逐步构建起横跨多个消费品类的全球品牌矩阵。
(3)金融科技与前沿AI并进
在金融科技领域,红杉中国投资了英国数字银行Monzo和美国金融数据分析平台TradingView等国际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红杉中国密切关注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合伙人公元指出,AI投资需要重新建立认知框架:“随着模型能力突破,用户可能会瞬间转移,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用户黏性优势。”这种技术颠覆性要求投资人必须深入理解技术本质,而非简单套用互联网时代的评估模型。
以上就是对红杉资本合伙人名单(红杉合伙人一览表)相关介绍。需注意,以上信息来源于市场公开资讯,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资讯,请关注私募排排网。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