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的2024年年报已于今年4月底基本披露完毕,部分有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也已披露了相关可转债的十大持有人信息。根据数据梳理,有多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现身可转债的十大持有人名单。由于可转债自带股权性质,被很多投资者当作股票的替代品,因此,私募持有的可转债也可以说是其“隐形重仓股”。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转换成股票的一种特殊债券,发行价格为100元/张,存续期限一般为6年。可转债的持有人既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同时也有望获得潜在的债券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收益。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可转债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可以T+0交易,一个交易日内可以反复买卖。
可转债与正股(可转债所挂钩的股票一般被称为“正股”)之间有一定的转换比例,持有人在转换期内可以转换为正股,但溢价率为正时,转股会有损失。目前绝大多数存续的可转债的溢价率为正数,也就是比正股贵。
在很多投资者眼中,可转债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正股上涨时,可转债通常跟随正股上涨;正股下跌时,却不一定跟随正股下跌),因此,不少投资者通过持有可转债来代替持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债溢价率过高时,可转债存在被上市公司强制赎回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可转债市场的不断扩容,有不少百亿私募“盯上”了可转债市场。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4年末,还处于存续期且已上市交易的可转债有491只。
笔者根据可转债中报披露的十大持有人数据梳理(可转债只在中报和年报中披露持有人信息),2024年末,共有9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合计现身49只可转债的十大持有人名单,合计持有市值约为31.81亿元。
其中,持有较多可转债的百亿私募主要是主观私募,量化私募中锐天投资、茂源量化也持有少量可转债。睿郡资产、合晟资产、宁泉资产均持有的可转债只数均在5只以上,持有市值均为亿元级别。
睿郡资产重仓19只可转债!董承非重仓闻泰转债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睿郡资产成立于2015年,公司核心投资经理团队皆出自知名公募兴全基金,平均从业年限超过20年。公司由兴全基金老将杜昌勇、王晓明携手掌舵,公募“名将”董承非也在2023年加入睿郡资产。睿郡资产以权益为核心,深耕股债结合市场,推出了股票投资、股债平衡、转债三大策略产品线及定制化服务方案。
睿郡资产的实控人杜昌勇,是可转债领域的“资深玩家”,杜昌勇在可转债领域深耕多年。2004年,兴全基金发了A股市场里的第一个可转债公募基金,杜昌勇就是当时的转债基金经理。
在近期的一场活动中,杜昌勇表示,可转债是很好的风险管理工具,长期看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做绝对收益的工具。长期来看,转债的收益率接近于股票,但是波动又远小于股票。转债还有一定的交易纪律,如强制赎回条款,有助于投资收益的落袋。在无风险利率的下行环境中,固收领域存在资产荒,转债受到越来越多“固收+”资金的关注,导致转债市场长期处于一个相对较高估值的状态。
根据可转债披露的2024年末十大持有人数据梳理,睿郡资产旗下产品持有19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约为25.45亿元,其中6只可转债的持有市值均上亿元。行业分布上,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行业各占3只。截至5月8日,睿郡资产持有的可转债今年来涨跌幅中位数为4.36%,跑赢全部A股今年来涨跌幅的中位数(3.89%)。
睿郡资产持仓市值最多的可转债为半导体公司闻泰科技的可转债“闻泰转债”,旗下4只产品分别是该可转债的第2、4、8、9大持有人,合计持有市值约为8.48亿元。其中,董承非管理的产品“睿郡有孚1号”、“睿郡有孚3号”均位列其中。
追溯来看,早在2022年半年报,睿郡资产就现身了“闻泰转债”的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从表现来看,2022年7月以来,闻泰科技累计跌幅达61.57%,而“闻泰转债”仅下跌了9.18%,转债的市场表现远强于正股(这也是导致“闻泰转债”目前转股溢价率较高的原因)。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合晟资产持有11只可转债,持有市值约3.31亿元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合晟资产成立于2011年,核心策略为债券策略,2015年公司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公司一直坚持研究创造价值,孜孜不倦在债券研究投资领域勤奋耕耘。
合晟资产的董事长胡远川,是清华大学理学博士,深耕于债券投资领域,有丰富的债券投资管理经验。2004-2011年就职于兴业证券,历任投资部投资经理、总经理助理,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根据可转债披露的2024年末十大持有人数据梳理,合晟资产旗下产品共持有11只可转债,持有市值合计约为3.31亿元。行业分布上比较分散。市场表现来看,其重仓的可转债中仅1只可转债在今年来下跌,其余均是上涨。
合晟资产的第一大重仓可转债是文科股份的“文科转债”,旗下2只产品分别是该可转债的第1、10大持有人,合计持有市值约为1.39亿元。
林园投资、宁泉资产也持有多只可转债!
除睿郡资产、合晟资产外,宁泉资产、迎水投资、盈峰资本、林园投资、锐天投资、千宜投资、茂源量化等7家百亿私募,在2024年末也持有一些可转债。
其中,林园投资旗下产品供持有3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约为1563万元。宁泉资产旗下产品共持有5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约为21716万元。
林园是较早涉足可转债投资的百亿私募大佬,早在2019年,林园就表示自己持有较多的可转债,林园当时认为100多元的可转债是便宜资产,适合长期持有。近年来,林园旗下私募林园投资很少现身在A股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但频繁现身可转债的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不过,2024年末,林园持有的可转债只数相比前几期有明显下降。
资料显示,宁泉资产创立于2018年1月。 公司的实控人杨东,毕业于复旦大学数理统计专业,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具有26年证券从业经验,1992年至2003年6月,历任兴业证券交易部总经理、总裁助理、投资总监;2003年6月至2017年1月任兴全基金总经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据均是根据可转债2024年末的十大持有人数据整理而得,持有人目前是否依然持有,笔者无从得知;此外,可转债的区间涨跌幅也不代表持有可转债的浮盈浮亏比例。
数据说明:本文信息及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外部数据库等,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数据及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所反映的内容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变化,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