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查看巴菲特持仓股分析原文:2025年巴菲特持仓top10名单(附巴菲特20年重仓股变化)
沃伦·巴菲特,拥有“股神”之称,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60年,用60年将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打造成市值超8000亿美元的巨头。
而在最近不靠谱关税大棒引发的全球市场巨幅震荡中,巴菲特再次成为财经媒体热议的焦点——大家再度惊叹于他这场市场低迷之前不断囤积现金的先见之明。
巴菲特在2024年大幅削减了苹果和美国银行的头寸,2024年末,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达到3342亿美元,较第三季度末增长了9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巴菲特坐拥3342亿现金,再次成功逃顶美国股市下跌,宝刀不老。
巴菲特的持仓逻辑,其实早就藏在了他反复推荐的书籍中,他自己也曾说:“我的工作是阅读,每天读500页。这样积累的知识,就像复利一样增长。”
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笔者结合股东大会实录、股东信等公开信息,精选10本巴菲特至少公开推荐3次以上的著作,揭开“股神”用阅读构建认知护城河的真相。
一、投资原点:从“捡烟蒂”到重仓巨头的底层逻辑
1、《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1949)
巴菲特持仓案例:早期投资桑伯恩地图公司(烟蒂股)、近年重仓苹果(优质企业)的转折点。
推荐语: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让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逆势加仓高盛、通用电气。“永远用4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这就是苹果市盈率25倍时我仍敢重仓的原因。”(2018年股东大会)
2、《证券分析》(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德,1934)
巴菲特持仓案例:伯克希尔持有超30年的可口可乐(1988年建仓,回报率超2000%)。
推荐语:巴菲特在股东信、CNBC采访和股东大会中至少15次推荐《证券分析》,称其为‘投资圣经’。
“如果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没有在1934年写下《证券分析》,我的投资生涯将完全不同。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区分投资与投机。”(2003年致股东信)
3、《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费雪,1958)
巴菲特持仓案例:比亚迪(2008年建仓,坚守16年获利40倍。其中,2022年峰值回报40倍,2024年回落至30倍)。
推荐语:“费雪的著作让我意识到,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远胜于低价买入平庸企业。”(2008年股东大会)
二、决策暗线:商业与人性的双重博弈
4、《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2005)
巴菲特持仓案例:拒绝投资航空股(2020年清仓)背后的“逆向思维”。
推荐语:“查理说‘航空业是死亡陷阱’,我们曾四次买入又四次退出,这本书能告诉你为什么。”(2013年致股东信)
5、《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1984)
巴菲特持仓案例:避开比特币(拒绝FOMO情绪)。
推荐语:“华尔街总用‘稀缺性’忽悠人,但比特币不产生现金流,它和黄金一样违背我的原则——这本书帮我屏蔽了99%的噪音。”(2018年股东大会)
6、《商业冒险》(约翰·布鲁克斯,1969)
巴菲特持仓案例:长期持有美国运通(1964年持有至今,回报率超200倍,含分红再投资)。
推荐语:“美国运通在‘色拉油丑闻’中几乎破产,但它靠品牌信任翻身——这本书让我坚信护城河的力量。”(1994年《商业周刊》访谈)
三、管理哲学:从个人到组织的认知跃迁
7、《局外人》(威廉·桑代克,2012)
巴菲特持仓案例:精密铸件(2016年收购,践行“资本配置优先”,巴菲特承认收购价过高)。
推荐语:“这本书里的CEO们和我一样,认为每股收益增长是愚蠢的游戏,我们只关注资本回报率。”(2018年致股东信)
8、《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小弗雷德·施韦德,1940)
巴菲特持仓案例:不碰华尔街热门IPO(如Snowflake仅少量参与)。
推荐语:“当投行推销‘下一个苹果’时,我会想起这本书的警告——赚走你钱的,往往是卖铲子的人。”(2001年《财富》杂志)
四、宏观视野:穿透周期的长期主义
9、《长赢投资》(约翰·博格,2007)
巴菲特持仓案例:90%遗产将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
推荐语:“我常建议妻子:我死后,买博格的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的高费率是财富的蛀虫。”(2013年致股东信)
10、《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沃伦·巴菲特,合集)
持仓案例:全书的投资逻辑映射伯克希尔持仓变迁。
推荐语:“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买苹果、不买特斯拉,答案都在这些信里。”(2022年股东大会)
结语:用巴菲特的阅读法,构建你的认知护城河
“读一本好书,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20岁到94岁,巴菲特用阅读将伯克希尔的账面资产从2288万美元膨胀至近万亿美元。他的书单没有捷径,只有对本质的追问: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管理层的诚信、行业的护城河——这些在书中反复出现的词,正是他持仓苹果、可口可乐等巨头的底层密码。
2025年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以书为尺,丈量财富的厚度。
(附)巴菲特读书三定律:
1、重读经典:“《证券分析》我读了至少12遍,每次都有新收获。”
2、专注优先:“每天早6点到晚8点,我的手机只用来接电话,其他时间全部阅读。”
3、立刻实践:“读完一本书,必须写下能立刻行动的3条原则,否则等于没读。”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网络,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文中所涉及观点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结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