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津投资:DeepSeek重塑全球AI格局与投资新机遇
近期,AI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DeepSeek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全球对中国AI技术的认知,还推动了科技股的估值重估。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到涌津投资就AI及科技股的2025年投资机会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剖析当前市场趋势、潜在风险以及未来投资主线。
私募排排网:Deepseek的出现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涌津投资:
DeepSeek-R1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发布,在整个科技界掀起了一股至今还在翻滚向上的狂潮。
DS的出现对全球科技格局、人工智能产业以及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意义远超一般技术突破,单就技术与产业层面,DS通过创新的模型架构和算法优化,显著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成本,同时提升了性能。例如,其推理速度比GPT-4快40%,计算成本降低35%。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大模型依赖高算力的限制,为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更易获取的AI技术,降低了行业门槛;DS重塑了全球AI竞争格局,DS的崛起对国际科技巨头形成了巨大冲击,促使谷歌、微软、OpenAI等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领域的创新能力,还改变了全球AI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重新审视自身的技术战略;推动开源与生态建设,DS的开源策略激发了全球开发者社区的参与热情,有望催生类似Linux的开源生态。这种开放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的传播和创新,还为全球AI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范例。总之这个技术的出现对全球AI发展甚至经济、战略各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
私募排排网:DeepSeek的技术突破(如低成本训练、开源模型)对中国AI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有何里程碑意义?其商业化落地将优先赋能哪些细分领域(如算力、应用、硬件)?
涌津投资:
DS的技术突破,尤其是低成本训练和开源模型的推出,为中国AI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带来了重大机遇,确实具有里程碑意义。让中国实现从追赶到超越成为可能。首先就是降低算力依赖,推动硬件自主可控。DeepSeek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算力使用效率,降低了对高端芯片的依赖。这使得国产AI芯片企业有机会在中低端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减少对国外高端GPU的依赖,加速国产AI算力生态的自主可控;第二,开源策略促进生态协同,DS的开源模型为学术界和企业提供了透明、可定制的基础模型,促进了技术迭代与协作创新。这种开源策略不仅推动了国内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加速了从芯片到算法、再到云服务的生态协同。也促使OpenAI等跟着开源,整个AI 生态变得友好,降低AI应用的成本,又反过来促进了Ai的发展;第三,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DS的出现推动了中国AI产业链的协同进化。从芯片到算法,再到云服务,各个环节通过与DeepSeek的适配,形成了更紧密的生态闭环。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还增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商业化落地将优先赋能哪些细分领域:
1)算力领域: DeepSeek通过降低算力门槛,使得更多国产芯片企业能够参与AI模型的部署和应用。例如,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企业已成功适配DeepSeek模型,并推出了高性能的推理加速引擎。这不仅推动了国产芯片的规模化应用,还为整个算力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而算力正是国家鼓励的新型基础建设。
2)云服务领域: 云服务厂商是DeepSeek能力的“放大器”,其高效的训练方法和低算力门槛为云厂商提供了部署“杀手级”应用的机会。例如,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等主流云服务厂商已纷纷宣布支持DeepSeek模型。这种支持不仅降低了企业使用AI的成本,还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
3)应用开发领域: DeepSeek的低成本和高性价比使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能够轻松接入高性能AI技术,加速AI在金融、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例如,在金融领域,DeepSeek可用于风险预测和自动化报告生成;在医疗领域,可用于影像识别和病历分析。
4)硬件领域: DeepSeek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硬件的优化和升级,特别是在边缘计算和分布式部署方面。通过架构创新(如MoE和MLA),DeepSeek降低了硬件需求,使得更多国产硬件企业能够参与到AI生态中。
私募排排网:与ChatGPT(2022)和OpenAI(2023)驱动的AI行情相比,本轮A股科技板块在投资者预期、政策支持、商业化进度上有何显著差异?市场是否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验证”?
涌津投资:
经过两年的AI预热,机构普遍认为,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和盈利兑现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本轮A股科技板块的行情得到了更明确的政策支持。政府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战略级支持,从顶层设计到专项政策形成了多层次驱动。例如,政策对AI算力、应用开发以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支持,为科技板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第二,政策与产业共振,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的共振效应在本轮行情中更加明显。例如,人形机器人板块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预期的双重作用下,成为科技板块的阶段性领涨力量。
本轮A股科技板块的商业化进度显著加快。以DeepSeek为例,其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AI模型的部署成本,还加速了AI在教育、金融、能源等多个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市场对科技板块的关注点已从技术概念转向实际业绩的验证。目前,各机构在调研中,普遍关注2025年一季度产业链企业的订单和营收增长数据,以判断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是否能够带来实际的业绩提升。市场对AI技术的长期潜力依然看好,但投资者更加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盈利兑现,希望出现估值提升后的业绩推动上升浪。
私募排排网:AI板块的高波动性背后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涌津投资:
AI板块的高波动性背后存在多方面的潜在风险:
二级市场的风险比如:市场对技术潜力的过度乐观预期,导致估值迅速攀升。然而,这种高估值往往缺乏足够的业绩支撑,一旦市场情绪转向,股价可能大幅下跌;尽管AI技术在某些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AI板块对负面消息极为敏感,任何技术瓶颈、监管政策变化或巨头战略失误都可能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导致资金快速流出。
技术风险比如:AI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模型可解释性不足、数据标注不规范,甚至生成虚假内容被犯罪分子利用。
在监管层面:各国政府对AI技术的监管政策尚在不断完善中,都是事后打补丁,难免有遗漏。如果在还未监管的领域,发生AI技术可能被用于威胁国家政治、军事和基础设施安全,那风险是极大的。等等,以上这些风险都需要领导人和行业专家做出智慧的决策。
私募排排网:面对本轮AI行情的结构性分化(如硬件与应用、国产替代与全球化竞争),基金经理将如何优化组合配置?
从具体资产配置上,从23年年初我们就展开全球布局的思考,学习考察了国内外高科技龙头企业的过去和未来,天时地利开年让中国也有了自己的AI,在资产配置上肯定要重视。涌津是以配置细分行业优质龙头为标准,用三维研究框架来筛选股票入池,即使现有的AI领域的各公司炒得风生水起,我们在建仓时仍需要用自己的投资框架去论证。我们更多聚焦在AI应用板块,比如传媒、智驾等,在合理估值下以及未来高成长空间的板块中去筛选,且适当运用对冲工具去完成合理配置,绝不盲目追高。
私募排排网:2025年AI投资的主线是否会从“模型能力”转向“场景落地”?本轮AI投资将在哪些细分领域有机会?
在场景上,涌津一直比较关注2B和2G的场景:AI+政务、AI+办公、AI+广告营销、AI+医疗、AI+教育等To G和To B方向有望率先实现应用落地并迎来业绩兑;AI在工业质检、供应链优化等场景已实现超过30%的投资回报率(ROI),传统制造业龙头如三一重工、海尔智家通过AI改造实现估值重塑带来的投机机会;还有在金融、法院,医院的应用就不一一举例。在智能驾驶行业,各汽车制造厂商在新能源车达到50%渗透率后,又有了新的市场需求,市场天花板有所突破。最近微信接入DeepSeek后,AI搜索日活用户已超千万,商业化路径从广告延伸至付费API调用,潜在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上周末,腾讯元宝也加速推广,巨头大战正酣。
总之2025年,AI投资的主线将从“模型能力”转向“场景落地”,这一趋势将为AI基础设施、应用端、人形机器人、垂直行业AI应用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带来新的投资机会。这部分也是涌津一直关注的,中国最有优势的部分。如果说去年我们还只能望NV兴叹,DS的出现,让AI 应用加快落地成为可能,这些里面蕴藏的机会值得大家好好去挖掘。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