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独立之后,荣耀就在上市之路奔走了三年,也是一直被传闻“借壳上市”的三年。
11月21日,参与收购荣耀的天音股份突发公告表示,公司、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不存在筹划“借壳”传闻或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但荣耀并未直接否认,深圳国资委相关“壳资源”公司高涨。
随后,11月22日晚间,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发布董事会公告称,将通过IPO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同时还确认了吴晖担任公司董事长,据公开资料显示,吴晖此前担任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荣耀否认借壳上市后,11月24日深圳国资公司相关“壳资源”涨幅回落,借壳炒作或告一段落。
不过,近期荣耀凭借3款折叠屏手机热销,于三季度夺得国内手机份额第一,带动荣耀A股相关供应链公司近一个月高涨,文末附上与荣耀有合作的A股供应商名单!
自独立以来,借壳登陆A股“绯闻”不断
2020年11月,华为正式宣布将荣耀拆分独立,由深圳国资委控股的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
这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包括天音通信、苏宁易购、北京松联科技、顺电、怡华通信、深圳冀顺通投资、象之音健康、瑞联优信、古英孚特通讯、金潭科技等。
图:2020年11月17日多家企业在《深圳特区报》发布联合声明
来源:《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在注册制实施的情况下,荣耀的主体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没有完成股改,且实际控制人变更未满三年,因此在过去的三年中,市场一直认为荣耀将借壳实现上市。
其中,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与这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相关的上市公司,如天音控股,以及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城交、深振业A、深深房A。
今年11月,荣耀从华为独立满三年,上市的相关事宜再度提上议程,“荣耀借壳概念股”再度火热,深圳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和荣耀产业链上上市公司传出借壳“绯闻”,但多家公司也均通过不同的渠道纷纷澄清了荣耀“借壳”上市的说法。
其中,天音控股因全资子公司天音通信作为荣耀终端的间接股东,被传荣耀可能借壳公司上市。11月21日晚,天音控股发布公告则指出,天音控股和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筹划上述传闻或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深圳国资控股的深城交、深赛格等均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未收到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有关重大事项的通知,决策层未有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最终于11月22日晚,荣耀内部发布董事会文件称,为了实现公司下一阶段战略发展,公司将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通过首发上市(IPO)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尽管未公布上市上市时间表,但可以确定的是,借壳上市“绯闻”历时三年迎来结局,借壳炒作或告一段落。
图: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公告流出
荣耀今年三季度市场份额国内第一
近期荣耀上市备受市场关注不仅在于从华为独立满三年,还在于荣耀在整体消费电子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三季度国内的市场份额夺得第一。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705万台,同比下降6.3%。其中,荣耀2023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为19.3%,排在OPPO、苹果、VIVO、小米前面,位列第一。
IDC认为,荣耀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凭借3款折叠新品份额明显增长,最轻薄折叠屏手机深入人心。另据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今年呈现指数级增长,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6%,荣耀的Magic V2是今年季度最畅销的机型。
图:2023年第三季度五大智能手机厂商国内市场表现
来源:国际数据公司(IDC)官网
在11月23日的荣耀发布会上,荣耀发布了荣耀100系列,包含荣耀100、荣耀100 Pro两款手机,售价分别是2499元起、3399元起。此外,荣耀CEO赵明在发布会上还宣布,荣耀全年第100万台折叠屏手机在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下线。
尽管,荣耀“壳资源”概念的炒作将告一段落,但荣耀在市场份额上的崛起有目共睹,使得荣耀相关产业链公司持续受益。为此,笔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和投资者问答平台整理了部分“荣耀产业链概念股”供读者参考。
例如,某公司为荣耀品牌唯一的全渠道零售服务商,线上运营支撑荣耀天猫官旗、京东官旗、荣耀亲选等电商渠道,线下服务荣耀体验店,近一个月涨幅达24.93%。
多家A股上市公司表示自家的产品如铰链、屏幕、软板等用于荣耀的折叠屏手机。如某公司软板产品有在荣耀Magic V2折叠机型中进行配套,目前正打样或量产的折叠机品牌客户包括H公司、荣耀、小米、摩托罗拉等,该公司近一个月涨幅达21.37%。

数据说明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