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
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
过去五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
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
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二、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
税费优惠: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就业: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疫情防控: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消费: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政府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引进外资: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绿色转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住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医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社会保障: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港澳发展: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台湾问题:坚定反“独”促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昨天发布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根据报告,中央本级支出37890亿元,增长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67.99亿元,下降0.7%;外交支出548.36亿元,增长12.2%;国防支出15537亿元,增长7.2%;公共安全支出2089.72亿,增长6.4%;教育支出1554.79亿元,增长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28.78亿元,增长13.6%;债务付息支出7230元,增长10.8%;外媒比较关注的是国防支出。
一年一度的两会周末正式开始,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目标也明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长目标5%左右,稳增长基调明确,没有期待中的大规模刺激经济,给未来政策端望持续发力稳增长的机会,财政政策方面,报告提出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在3.0%、拟安排专项债额度达到3.8万亿,对比2022年的赤字率2.8%和专项债额度3.65万亿,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增长,经济的恢复在稳定的基调不变,更多的依靠稳定的增长和消费的恢复,政策做稳定预期,不做刺激性的拉升GDP,对于基建的预期也是不能过高,从四季度以来,市场一直对两会的经济政策是有着强预期,经济基本面是弱现实,也就是这段时间说的“强预期,弱现实”,两会代表强预期的政策兑现。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PMI数据明显的超预期,形成了强现实,当下应该进入“强现实,弱预期”的阶段。
上周大金融行业对大盘支撑较为明显,题材上chatGPT等数字经济继续强势,新崛起的题材是央企为代表的中字头企业板块,在运营商为代表的电信行业今年以来强势引领下,本周的市场热情在央企中继续扩散的概率较大,硬科技类和赛道的成长股持续的跑输市场,继续下跌较为明显,两会后从“强预期,弱现实”到“强现实,弱预期”的转变后,才可能有真正就机会。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