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的行情有些不太一样,以往多以“慵懒”形态迎接春节的A股却在“凶猛”的北向资金带领下迅速上攻。截至2023年1月17日收盘,沪指年内涨幅已至4.37%,自2022年10月31日的阶段性低点以来,已累计回弹10.57%。上证50指数的表现更是强劲,同期低点至今已经累计上涨21.49%,竟一跃进入技术性牛市。
就在多数人以为节前的行情即将以大盘蓝筹的胜出而结尾时,在1月18日,也即春节前的倒数第三个交易日,游戏板块突然崛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这一崛起主要来自于消息面刺激。1月17日,最新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出炉,是2023年的第一批版号,共有88款游戏过审,几乎是近年来发放版号最多的一次,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本次版号审批名单中,多家大厂的名字赫然在列,包括腾讯的《元梦之星》和《白夜极光》、网易的《超凡先锋》、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三七互娱的《扶摇一梦》、哔哩哔哩的《艾塔纪元》等,均在此次审批中过审。
游戏行业的“前世今生”
不得不承认,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游戏被不少家长乃至媒体视作“洪水猛兽”,即便是后来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游戏产业的产值迅速高升,但其“负面因素”依旧是许多人展开抨击的标靶。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对于游戏的“偏见”也正在逐步消融。2022年11月16日,人民网发布的一篇名为《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的评论文章在全网范围内迅速传播发酵。
评论认为,电子游戏早已摆脱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已成为对一个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随着防沉迷规定的完善和落地,我国游戏产业也逐步告别“野蛮生长”。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科技巨头抓紧抢占先机布局的背景下,对于电子游戏产业,应予以更为客观、多元的认知,加强战略谋划,注重长远布局。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受宏观经济压力及版号政策掣肘,游戏板块随着预期一降再降,大量游戏股甚至已降至“脚踝”部位。此次官媒为游戏行业的正向发声,令市场突然看到了新的“曙光”。
当晚,行业巨头腾讯就在三季报电话会议上公开表示:“版号问题总会解决的,9月份有游戏获得了版号,未来游戏业务如果有版号被发放,会有新的增长,游戏行业的逆风因素会得到缓解。”
游戏板块有望迎来“困境反转”?
实际上,在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国内游戏业经历了持续8个月的版号暂停发放,直至2022年4月才恢复。这导致2021年全年游戏版号数量下降,共发放755个,较2020年较少46.26%。
而到了2022年,除5月和10月停发外,共有七批版号发布,512款游戏获得审批,总量比2021年更进一步减少了32%,成为游戏版号最少的一年。
没有新游戏的支撑,厂商项目进度将面临滞后威胁,由此带来资本信心不足、行业融资不畅等的一系列问题。
从最新的公开数据看,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的销售收入是呈现下滑态势的,反映到上市公司层面,正是不佳的业绩。根据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A股的30多家游戏公司中,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数量占到了七成左右。
但从2022年4月至今,版号发放的数量是逐次上升的。
可以看到,自去年游戏版号恢复审批以来,版号发放是处于相对稳定上升的状态。随着政策的回暖,考虑到基本面的反应相对滞后于政策时点,使得游戏股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增加。加上官媒的正面观点,更多的人将理性地看到游戏产业的发展潜力,其价值更获社会认可,在期待游戏板块“困境反转”时,也更加乐观。
从板块角度来看,游戏板块隶属于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的传媒板块,这一板块在2022年的跌幅达到26.07%,与电子、建筑材料板块居于倒数前三位。而从申万二级行业板块角度,游戏板块位居倒数第七的位置,2022年跌幅为33.45%,与其相关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板块则是垫底位置。
这意味着,游戏板块在去年一年的估值遭到了较大程度的压缩,来自宏观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得到了较好的释放,不断向好的预期使其进入了价值区间。
而当下即将迎来春节假期,对手游市场来说是个不错的窗口期,行业回暖的预期渐渐高涨,重点游戏项目的预期逐步落地,业绩也将随之兑现,打开了游戏公司估值的提升空间。
对此,私募排排网专门整理出了申万二级游戏板块在A股的成分股,其中附上最新的过审情况及A股表现,如下所示:
与此同时,私募排排网还发现,有多家私募已在游戏板块展开布局。
游戏产业的发展还应看向多个因素
仍需明确,游戏业的寒冬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众多因素的叠加。其中包含诸多客观因素,比如全球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等“大事件”,人口红利渐渐消失、硬件发展速度边际减缓、政策收紧等又将游戏厂商卷入存量竞争的环境,同质化现象更盛,引发了同质化产能过剩而高质量内容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窘境。
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政策将有望向优质的游戏内容倾斜,以健康发展为主要导向,并落实强化未成年人保护、降低游戏成瘾性等,以弱化游戏的“负面效用”。
总的来说,版号政策的有利走向只是一个方面,随着2023年宏观环境的改善,终端消费复苏步伐加快,带来行业供需结构的优化,游戏板块的估值水平不乏修复预期,众投资者可以静待行业“花开”。
数据说明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文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及私募基金行业法律法规、自律准则视为合格投资者的投资主体。
旗下产品
基金销售服务由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基金销售资格:深证局许可字[2016]21号 查看资质证书>
保险服务由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提供 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201879000000800
产品展示:181-2206-2906 机构合作:0755-8328-2472 媒体合作:177-2757-8351 路演合作:181-8860-3225 luyan@simuwang.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南路2017号东方明珠科技大厦6楼
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所有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私募排排网仅对产品及相关业绩数据进行收录和展示,产品业绩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机构通过托管估值机构提供或者自己报送等方式,私募排排网不对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产品的相关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私募排排网站提供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外部授权信息的收录和整理,私募排排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表述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亦不构成私募排排网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