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2022年迈向终点,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新年孕育着新机,展望2023年,市场将如何演绎?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春节躁动是否可能出现?投资回报又将来自于哪里?日前,相聚资本发表了2023年度投资策略,对市场高端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在相聚资本看来,2023年市场将有望扭转过去一年的颓势,重新踏上“满血复苏”的上涨之路,市场整体的Beta收益叠加选股的Alpha双重收益,让2023年权益市场投资大有可为。
以下是问答实录:
Q请简单复盘2022年的市场表现。展望2023年,对市场的判断是什么?
相聚资本:2022年,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收缩性货币政策和全球GDP增速下行等多重原因的影响,全球主流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A股市场上,地产行业低迷和奥密克戎反复冲击,也压制了股市的表现。
近期金融支持房地产的措施密集出台,地产金融政策出现显著回暖信号,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在保交楼、保需求、保主体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从底部回升;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常,经济修复动能进一步增强。
应该说,当下已经是股市投资最难的时候。随着影响股市走向的两大利空出现反转,股市有望走出“回血复苏”的重振行情。
Q近来市场风格较为偏向价值蓝筹,这种风格是否会延续?春节躁动是否可能出现?
相聚资本:我们判断,2023年的A股市场有可能是成长与价值交替上涨,各有表现。经济的逐步恢复显而易见利好价值股,但鉴于近几个月来成长股表现大幅落后于价值蓝筹板块,成长股价格便宜估值低的优势将有望在增量市场中得到充分表现。
如果市场是缩量资金博弈,当价值的逻辑更顺时,自然会挤压成长股的表现。但当未来是情绪不断回暖,整体仓位提升,甚至场外资金不断流入的增量资金市场时,这样的环境下几乎所有板块都会反弹。这个时候,思考方式就不一定是“此消彼长”,而可能是“齐头并进”。
Q未来的配置思路和投资策略是什么?
相聚资本:鉴于对春季行情的看好以及未来一年的整体性乐观判断,在投资中将会以非常积极的仓位来应对。此外,考虑到未来可能是价值和成长交互演绎的行情,配置中既会有“新半军”等成长股,也会加入与经济相关的消费板块,二者均衡配置。
Q近一段时间来,消费股表现抢眼,您认为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选股思路是什么样的?
相聚资本:伴随着更多积极政策的落地和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经济复苏与消费场景的复苏促成了近期消费股的短期业绩,之后基于经济复苏的次序和公司自身经营的状况将会有所分化。我们目前主要在白酒、出行方面进行配置,选股思路着眼于中长期。
Q新半军”这类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如何?“后疫情”时代,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如何?
相聚资本:我们看好新能源光伏、电动车产业链中的锂电池、海风以及军工板块。在近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高端制造的估值已经来到合理位置,盈利增长大概能实现30%的行业增速。从中长期看已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明年一季度是重要的观察窗口。
我们也认为医药板块在2023年始终有机会。短期看好医疗器械的投资机会,医疗服务也具有恢复性行情的可能。
Q对于港股市场的走势,持什么样的观点?
相聚资本:港股具备整体性的配置价值,尤其是AH股以及在A股有明显对标公司的港股。压制港股投资的因素基本上消除,港股大概率将走出趋势向上行情,并且估值比A股低,如果从指数级别看,港股更具吸引力。
不过,从结构上来看,港股中成长股偏少,传统股票较多,盈利增速不及A股中的成长股。
Q新一年的投资回报将来自于哪里?
相聚资本:2023年的投资回报一方面有望来自于各个板块的“百花齐放”,即市场本身的Beta贡献;另一方面则是选股贡献的Alpha,以及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带来的收益。
Q对绝对收益投资来说,在有效降低组合波动中,有哪些体会心得?
相聚资本:未来的股票投资中,为有效降低组合的波动,将遵循四大投资逻辑:第一,个股投资不追高,即便市场关注度很高,但估值太贵时也不会考虑;第二,注重投资的性价比,涨幅较大后适时减仓,不断对仓位进行再均衡;第三,继续组合的均衡化投资,行业与风格都要做到适度的均衡配置;第四是增强择时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在市场可能下跌前进行有效预判和积极应对。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