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明世伙伴基金FICC研究总监、投资经理王伟就宏观策略做了线上路演分享,分析解读“二十大”政策、境内外经济形势、国内政策等并与嘉宾就大类资产配置方向、A股、美股的未来方向等问题进行解答。现将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一、“二十大”指引未来方向:科技+制造
整体来说,在自上而下做投资的过程中,不要在关键的时间点重仓赌政策的转向,要密切跟踪标的基本面的变化。
对于未来投资方向,科技和制造是比较确定的方向,但与此前不同的是,之前是互联网、新能源,现在则是高端制造。未来五到十年,科技的概念也会不断变化,我们会持续性地看待相应的投资机会。
二、国内经济基本面:不应过度悲观
经济增速:目前看高频指标和一些月度指标仍在底部区域,但我们认为不应过度悲观。当前政策力度相比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要大一些。当前可能是站在新一轮复苏的起点,借用卖方的一句话:“虽然隧道可能还有一段比较黑暗的距离,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曙光了”。
宽信用:本轮拖累项为居民中长期贷款等科目,依旧指向了房地产。虽然基建和制造业可托底,但拉动效果相对来说较差,尚无法替代地产。
三、境外市场:环境复杂,形势有待观察
海外的通胀压力还在,但因为刚刚公布的CPI、PPI、PCE都比预期要低一点,通胀压力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在边际回落的状态。疫情以来,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化,是推高美国通胀的主要因素。
美国虽然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还可以,但确定性较高的是明年的衰退,美股还存在基本面下行的风险。具体到权益市场,杀过一轮估值之后,还没有明显杀业绩,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市场一直在寻找加息终点。年初至今,联邦基金利率已累计加息350bp,加息终点预期逐步明确,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下半场。市场普遍预期到明年二季度会结束本轮加息的周期,开始观察后面会否进入降息。美国经济逐渐衰退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大类资产的转向,同时美元和美债会相继见顶,对于中国资产的压制会逐步缓解。
此外,美国中期选举尘埃落定;中美G20会议成功会晤;俄乌形势可能迎来转折点等都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有一定影响。
四、政策梳理:稳住预期,加速落地
地产政策:地产政策的拐点是非常明确的,政策方向从稳需求到稳市场主体,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后期对于民营企业包括债券、股权方面的融资支持,肯定会继续推出相应政策。保交楼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对于银行、建筑企业预期还会有相应的政策。
近期对预售资金监管的规范:优质的房企可以由银行担保支取预售资金,这对房企盘户存量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短期来看,这些政策的效用可能会仅体现在头部优质民营房企。
防疫政策:精准防疫,政策优化加速落地。政策效果仍需观察,特别是对于死亡病例的观察。根据海外经验,开放初期病例的大规模增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同时死亡率可能会比较低。但短期还是需要观察,特别是在冬天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时点。
五、精彩互动问答
问题1:如何看待明年美股的发展趋势?有什么配置建议?
王伟:考虑美国经济的衰退趋势,美股和美债单看性价比来说,美股就是极贵的状态,美债是极便宜。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美股不应该有太高的仓位。但目前美股的权益市场在历史上还是相对偏高的,基本面的变化还没有反应出来。我们认为美股只经历了第一波杀估值,还没有经历第二波杀业绩。
美股可能后期还会跌,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业绩确定性不好之后。举个简单例子:今年二季度,我们预期美股要跌,但当时它GDP是零,加之很多巨头公布的季报还好,所以没有跌下来。三季度美国的GDP又很好,但是几个科技巨头都在裁员,其实在提前准备未来的衰退了。那么未来如果一旦见到科技巨头或者零售巨头的业绩不好,股指可能一把就会拉下来。
问题2:您对未来国内的利率的走向怎么看?
王伟:债券方面,今年下半年我们一直认为收益率可能上行。10月份以来,资金利率、银行间的利率、对应的短端利率等等都在缓慢回升,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特殊时期这种压低银行间短期利率,比降准、降息等影响小些。
近期逐步往政策利率回升,带动了整个债券的下跌。短期来看,市场下跌还是比较快,存在一定的多头踩踏的情况。这跟近期银行委外净值法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很多银行通过公募基金进行投资,公募基金在面对赎回的时候,为了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短期选择卖出资产。这是短期市场交易格局恶化的结果。
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虽然稳中向好,但目前还是阶段性底部,债券收益率大幅抬升可能性较低。像十年期国债,到3.0%可能就差不多了,再上行就和经济面不匹配了。
从大方向来看,债券市场可能是见到一个拐点,牛市已经结束了,大幅上行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问题3:经济形势A股会有什么影响?
王伟:A股走独立行情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境内基本面(预期)要足够的好,比如4、5月份是第一轮放开,上海的封控解除,当时境内外资本都非常乐观;二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包括外部环境的稳定。
A股今年6、7月份走过一轮独立行情,除此之外,小的独立行情也有几波,明年我们相对乐观,但还是会很耐心等待确定性机会。可能经济底要比市场底稍微晚,预计明年二季度可能会有比较清晰的局面。
问题4:当前时点,从大类资产(股货债)配置的角度,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王伟:目前境内债券收益率虽然经历了一波调整,但还在低位;从股债性价比(风险溢价)的角度来看,权益严重偏离,权益市场过度低估。
短期权益资产占优,很多机构都在逐步提高权益资产的比重,这个方向是比较确定的。权益资产里,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配置的、分红比较高的资产,可以对债券类资产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整体方向看,还是逐步增配权益资产。
商品方面,目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短期来看,很多国内货币定价的资产要看中国的需求。原油方面,虽然说中国需求可能会起来,但是海外如果衰退的话,原油当前的这个位置风险较大。
明世伙伴简介:明世伙伴基金致力于成为数据资产管理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以数据技术为新的基因,打造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机构。公司核心团队由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和一流互联网公司资深从业人员组成,秉持绝对投资收益理念,创建以投资、研究、数据和技术“四位一体”的投资体系.截止到2022年10月,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突破70亿元,团队成员近40人,投研平均从业年限近10年。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