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投资做成套利,寻找股票中的债券,债券中的股票,正确的事情重复多次做。
——东方引擎投资
10月市场回顾
10月,A股回落,沪深300跌7.78%,恒生指数跌14.72%,两个市场再次连续大跌。二十大召开之前人民日报连续三篇动态清零的社论,让投资者在会后由满怀希望转向失望。AH股也在此期间连续下跌。整体来看,A股较便宜,H股处于长期绝对大底部的观点没有改变10月的债券市场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包括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及城投债等稳健收益资产继续贡献收益,尽管绝对收益率已经很低,但在市场普遍缺乏投资机会的大背景下,流动性催生的行情仍在持续发酵。
另一方面,以民企和地产债为代表的高收益债市场遭到血洗,在美元债市场,我们看到即便是央企、国企发行的债券,也在短短几天内出现了30-50%的跌幅,这种无差别的抛售已经无法单纯用信用风险作为衡量标准,更像是由于信用危机蔓延带来的流动性挤压。境内地产债的表现也同样惨烈,一些曾被普遍认可的优质公司债券,在恐慌情绪的裹挟下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部分价格已远低于暴雷公司的价格。
在我们看来,市场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剧烈的收缩,是恐慌情绪达到极致的一种表现,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比如2015年的股灾、2020年的负油价。极致情绪主导的市场,价格已经不再重要,投资者需要的是流动性。
总结及展望
A股本月减仓较多。除了长期持有的公司,与疫情管控放松相关标的仍延续上月减仓趋势。H股多头基础持仓未有大变化,与疫情管控放松相关标的仍延续上月减仓趋势。本月增加了AH股对冲头寸,主要是与多头配对交易。以提升组合对抗市场尾部风险的韧性。对冲部分除原有优质企业配对外,还有部分高估、大市值、不符合新时代精神的企业及可能会有违约风险的地产企业。从结果看,本月的对冲头寸有效抵御了AH股市场的大幅下杀,我们的基金跌幅远小于指数及同类基金。对冲并不是国内投资者常用的策略。但我们对这个策略并不陌生。我们深知这个策略的优缺点,也很清楚对冲所起的阶段性作用。所以在11月初,对冲头寸实现了抵御尾部风险的作用后,就已被全部平仓,并在低位回补了部分多头仓位。
11月初多头仓位已恢复至常态水平。这样的动作在基金管理过程中并不常见,上一次使用是在2020年1月20至2月3日,沪深300跌幅11.88%,我们管理的基金仅跌0.36%。投资不是死板的,需要因时而动,因势而动。A股每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宏观主导的年份,这时候自下而上的投研会显得有力使不上。2018年、2022年都是这样的年份,外部环境的巨变主导市场。今年叠加国内疫情管控日趋严格,就形成了全年的估值和盈利的双杀。当下AH股都进入价值区间,尤其是港股,已经跌破1997香港回归时的点位,25年的涨幅被抹平。香港市场为何能经历如此巨变?令人深思。但危中有机。经历过艰难的9、10月连续暴跌之后,我们看到香港市场更加便宜了,已经出现了大批0.2-0.3倍PB的公司,比A股便宜80%。一旦美联储加息放缓,国内疫情管控放开,H股将最先迎来资金回流及基本面改善的双击。
投资总是在需要耐心的时候,最容易抛弃耐心;最需要金钱的时候,最缺钱。这时候我会换个思维方式来考虑。一种是替代思维。假设不投资这些公司,还有哪些领域可投?还有哪些领域可以达到这个预期收益?现金分红6-10%,数十年建设形成的产业,有形无形的壁垒,仅以原有净资产的50%折扣出售。
这样的机会也只有当下的危机才能提供。另一种是极限假设。如果这些公司退市,我们能留下什么? 6-10%分红,5-15%%的年增速,仍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从11月初的情况来看,当前距离疫情防控放开,联储加息转向,经济复苏的时间越来越近。股票投资继续坚守低估值优秀企业的投资更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债券方面来看,由于持仓结构的原因,我们基金持有的债券在10月也遭到了市场的冲击,部分基金净值出现了小幅回撤,我们在加大研究力度的同时,也在对此前的策略和操作进行深刻地反思,并对现有持仓和市场进行重新审视,看看在现有价格和收益率曲线下,哪些个体被严重错杀,哪些个券的确定性更高,哪个市场后面的机会更大,哪些需要认错止损,哪些需要调仓置换。危机模式下,泥石俱下的市场中,往往孕育更大的机会和更多的宝藏。
债券资产的最大优点就是到期还本付息,在信用安全的前提下,折价越大,收益空间也就越大,前期的损失,会积累为未来的收益。因此,尽管部分组合前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回撤,但我们仍然充满信心,利用目前充足的现金储备,去挖掘更多的宝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