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行情的逐渐改善,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机构调研也变得频繁起来。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9月20日,年内机构调研总次数30万次,已超去年全年的25万次;其中,基金公司调研总次数9.46万次,均创历史新高。
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真实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调研次数的增加也能从侧面透露股市行情逐渐明朗,股票关注度明显回升等相关讯息。
调研总次数明显增加,线上调研成主导
2022年以来,股票市场波动加大,板块轮动加快,基金公司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频次。截至9月20日,年初以来基金公司调研上市公司总次数9.46万次,已超过去年全年的77814次,增幅为21.57%,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图表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截至2022年9月20日
谈及基金公司调研次数再创新高,银华互联网主题基金经理王浩表示,调研数据刷出新高,主要是因为部分区域受疫情影响出差困难,反而促进了线上交流成为主要的调研形式,习惯于线上调研之后,其便利性逐渐显现,每天安排的场次大幅增加,也体现为每天工作时长不断延长;另一方面,今年股市大幅震荡,也进一步提升了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需求。
22家基金调研超1000次,线上线下各显优势
从各家基金公司的调研数据来看,Choice数据统计,年初以来共有22家基金公司调研上市公司次数超过1000次。其中,嘉实基金以1978次的调研总次数位居公募基金调研排行榜榜首,平均每天调研7.52家上市公司;排名第二至第五的是博时、华夏、南方和富国基金,年内调研总次数均超过1500次,可谓年内调研最为勤奋的五大头部基金公司。
另外,广发基金、鹏华基金、中欧基金、天弘基金、银华基金年内调研总次数也都超过1200次,皆位居排行榜前十强。
随着疫情减缓,部分基金经理也开始重启线下调研,首先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不能进行线下调研,虽然线上调研具有节省时间成本和出差费用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能实地到企业,难以获得直观感受的缺点。线下调研的重启说明了基金经理直观地感受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强烈意愿。
同时,嘉实基金也表示,线上调研的方式虽然确实增强了调研的便捷性。但是对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角度而言,还是更倾向于走一线,深入企业的一线实际现场去看,包括和企业家、基层员工、企业合作伙伴、销售终端等充分沟通。
基金“扎堆”调研制造科技消费行业
对比2022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的调研情况看,下半年多数公、私募基金都“扎堆”制造、科技、消费等行业,而房地产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调研热度明显下降。事实上,就下半年调研频次排名靠前基金公司的行业布局板块而言,也确实集中在上述热门行业。
上市公司方面,年初以来截至9月20日,基金公司调研最多的是迈瑞医疗,共220家基金公司(包括部分私募和QFII机构)累计调研851次,平均每家基金调研3.87次。
迈瑞医疗为最受业内关注的医疗股,2022年8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3.56亿元,同比增长约20.2%;归母净利润约52.9亿元,同比增长约21.7%;扣非归母净利润约52.5亿元,同比增长约21.8%。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同比增速20%以上,延续公司过往业绩稳定增长的趋势。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约64.13%,销售净利率约34.45%,加权ROE水平约18.67%,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约40.77亿元,经营质量仍优。
调研次数第二多的是汇川技术,共153家基金公司(包括部分私募和QFII机构)累计调研648次,平均每家基金调研4.23次。汇川技术于2022年8月29日发布中报,上半年收入103.97亿元,同比增长25.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5亿元,同比增长26.36%;扣非后盈利17.44亿元,同比增长14.54%;2022Q2扣非盈利10.47亿元,同比增长16.57%,环比增长50.09%。公司中报业绩符合预告区间,符合市场预期。
调研次数第二多的是高测股份,共170家基金公司(包括部分私募和QFII机构)累计调研631次,平均每家基金调研3.71次。2022年上半年,高测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24.16%;实现净利润2.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224.39%,是20家科创板鲁企中唯一一家净利润翻倍增长的企业。
另外,容百科技、中科创达也被调研500次以上;伟星新材、华利集团平均被每家基金公司调研4次以上。被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汽车等行业。
在基金公司调研次数TOP榜单中,出现了多家科创板公司身影,包括高测股份、容百科技、传音控股、炬光科技、美迪西等。从基金持股来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持有立讯精密、迈瑞医疗的基金分别1405只、1295只;持有汇川技术、容百科技、中科创达、温氏股份、澜起科技的基金也都超过500只。
本文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面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买卖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任何投资决策建议。私募排排网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私募排排网及/或其关联机构、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私募排排网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报告可能会转发、摘编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观点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私募排排网的观点,私募排排网对其中的信息及其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
本页面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私募排排网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页面中的内容前,应取得私募排排网的授权许可。在获授权转载、刊登、引用本页面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时,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引用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旗下产品
基金销售服务由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基金销售资格:深证局许可字[2016]21号 查看资质证书>
产品展示:181-2206-2906 机构合作:0755-8328-2472 媒体合作:177-2757-8351 路演合作:181-8860-3225 luyan@simuwang.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南路2017号东方明珠科技大厦6楼
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所有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私募排排网仅对产品及相关业绩数据进行收录和展示,产品业绩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机构通过托管估值机构提供或者自己报送等方式,私募排排网不对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产品的相关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私募排排网站提供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外部授权信息的收录和整理,私募排排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表述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亦不构成私募排排网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