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8月,wind全A下跌2.86%,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57%和3.75%。大盘连续2个月震荡,市场交易量有明显的萎缩。行业方面,煤炭、石油石化、非银和交运涨幅靠前,汽车、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建材的跌幅居前。
在上个月的月报里我们阐述了当前市场整体偏弱、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对市场持“中性偏谨慎”观点的原因并作出以下分析:
市场开启新一波的行情,需要经济或者信用流动性至少一项出现趋势性的改善,其背后依赖的是政策方向的变化,我们认为7月份政治局会议定调后,可能在Q4之前都比较难看到政策定调的调整。
8月份这样的情况还在继续,宏观经济数据不佳,高频数据没有起色,疫情又在全国多点开花;地产政策的出台比较“扭捏”,票据利率持续处于低位。
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市场总体呈现出“弱平衡市”的状态,指数震荡,热点频繁切换,赚钱效应较差。
7月大盘股表现比较差,小盘股却是肆意飞扬、群魔乱舞,其背后是票据利率大幅下行带来的风格漂移。
8月下旬小盘股的盛宴告一段落,市场交投情绪开始退坡。这一阶段虽然指数只是微跌,但市场赚钱效应极差,热点几乎都持续不了一周的时间,到最近几天甚至一天换一个地方,前一天的领涨板块经常第二天被爆锤,毫无持续性可言。
到8月最后一周,市场又开始酝酿一些新的变化,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持续下跌,但上证50却似乎开始筑底。权重板块开始逆势向上,消费地产等价值板块开始反弹,市场上对于风格是否切换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未来市场会怎么走?
历史是周期循环的,2016-2017年是上证50大盘股的天下,2018-2020年是沪深300中盘股领涨,2021-2022年则是小盘股的狂欢。这背后,则是“金融地产—消费医药—科技周期”的轮转。像当下这种大量资金涌入新能源一个赛道的情况,放到历史里也是很罕见的。但拥挤到极致也不一定意味着逆转,市场风格的转变,终究是相对业绩和基本面决定的。小盘股行情能否持续、权重价值板块能否切换成功,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经济大盘的复苏上。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