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鲁瑜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跟大家交流下最近的市场,上周国内公布了7月的社融等一些宏观经济数据,不及市场预期,现阶段宏观经济受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比较大,而货币政策虽然没有“大水漫灌”,但总体还是维持了较为宽松的状态。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银行端的信贷投放没有实际流入到实体企业当中,说明国内的企业对资本支出长远的发展趋于悲观,对未来的经济的前景比较困惑,在看不太清楚的情况下选择观望,“脱实向虚”的潜在担忧给市场带来了一些困扰,再叠加之前海峡两岸的地缘政治波动等因素,市场整体处于弱势震荡的态势。
既然现在以及之后一段时间的货币环境总体是宽松的,市场下跌的空间也就不大,下一个重大的时间节点是国内的重要会议,在年底召开后是否会有新的信息传递出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产能输出,再结合“双碳”大框架,可以预见未来助推中国经济的动力和引擎将会从原来的房地产行业切换到一些新的行业上,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从2019年的将近20%到现在的负值,也能说明国内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的变化比较大,未来的经济主要发力点大概率是围绕着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等行业展开。
我们国家在相关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具备强有力的优势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光伏行业,全产业链都有中国企业在深度参与和引导,新能源车也是如此,海外的企业除了特斯拉以外,其他的传统燃油车企在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快速成长之下,起步已经慢了很多。我们近期发布在“晓鹰投资”公众号上的文章当中也有表述,在现阶段A股的投资过程中,如果偏离主赛道是赚不到钱的,主赛道就是指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和半导体等领域,这些方向也是国内机构现在抱团的方向。市场对机构抱团这一现象存在分歧,但我们认为有利有弊,在当前的环境下,机构抱团体现的是确定性,只有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前提下,才能赚到行业上升期的红利。如果脱离这些主航道,赚钱的难度反而会增加。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依然要聚焦这些主航道去挖掘相关的投资机会,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工业化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在制造业环节不断突破,虽然像美国那样引领行业趋势还需时日,但在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地去提高渗透率,去克服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相关领域也会层出不穷地诞生出一家又一家的龙头企业。
海外市场方面,在7月之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整体在减弱,而美国CPI数据在见顶下行之后,美国市场也逐步活跃了起来。但在总的加息周期没有完全结束之前,美股市场要想走出持续上行的行情是很难的,参与市场的投资者也不断地在通胀和衰退之间摇摆。从美国一些发布了二季度业绩的公司情况来看,通胀确实影响了很多行业,特别是消费领域,而上周很多公司停止了之前的回购和增持动作,这是美股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说停止回购的话,对美股近期的反弹持续会出现压制,所以接下来的美股市场大概率会处于震荡之中。
海外市场现在的交易因素逐渐将11月的中期选举纳入,对于民主和共和两党而言,本次的中期选举对下一阶段的美股市场和美国经济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两党在多个领域的纲领有所区别,也会体现在资本市场上,比如大宗商品等。与此同时,国内的重要大会召开时间点逐步临近,未来两个季度的行情演变更需要多加考量。
美国市场经历前期的大幅调整又反弹之后,再经历了二季度的业绩考验,对于海外市场那些创新型的公司要予以重视,美股市场生命力的来源在于拥有一大批科技创新型的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海外的车企除了特斯拉以外,不少传统车企巨头已经落在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身后。不过现在福特等公司正在迎头赶上,美国政府也将给予大量的政策补贴优惠以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基于北美市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比较低这一现状,相关的一些新能源产业将会从中受益,包括与之相关的汽车电子等。
类似的还有合成生物领域,美国公司近些年的发展进步非常快,合成生物是一个很大的蓝海市场,涉及到医药、化工、食品、消费等各个领域,我们也在进行相关的前瞻研究。此外,金融支付行业也值得重点关注,海外市场在数字货币经历了大幅的上涨和泡沫挤压之后,正逐步回归到行业基本面本身,对于跨境支付等行业的降本增效,提高连接度等方面都是有积极推动的。
整体来看,我们对接下来的国内市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围绕成长型的主赛道相关的细分行业源源不断地有新的机会出现,在国内货币环境宽松的大框架之下,下跌空间有限,结构性的机会更多。海外市场在考虑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之后,美联储的加息步调逐步放缓,机会也会随之慢慢显现,需要足够的耐心,接受时间的检验。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