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增社融7561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4万亿元,同比少增3191亿元,这次社融单月的增量创下2016年7月之后的新低。其中,7月新增信贷6790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少增4042亿元。投向实体的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且接近8成为票据融资。在全部的新增信贷当中,新增对实体部门的贷款为408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少增4033亿元,其中票据融资3136亿元,占到了全部对实体新增贷款的76%、全部新增贷款的46%。与此同时,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488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478亿元。7月M2同比增速上升到12%,续创6年来的新高。结构上,居民短贷再度转为负增、居民按揭再度大幅少增、企业中长贷同比再度少增、票据冲量特征再度显现,指向消费疲软、地产低迷、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从企业中长贷来看,其同比再次转弱,印证了企业需求有所回落,核心症结一是地产,二是基建,而制造业贷款或表现相对较好。6月份数据超预期A股没有涨,7月份数据低预期A股不会跌,市场也在低迷的地位徘徊是常态。M2的高增长更深度的反应了全社会的积谷防饥的心态,短时间是难于扭转。
多家中国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发布公告,拟将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注意到了有关情况,上市和退市都属于资本市场常态。目前的退市计划不影响企业继续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未来央企和国企会有节奏的推出美股三大交易所,涉及到国家、企业、居民的信息类企业会因为美国资本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而退市。其他企业可以按美股美国资本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自行决定上市或退市。
拜登7月份签署《国防生产法》(DPA) 等法案后上周三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研发、制造以及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其中390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制造业的激励措施,20亿美元用于汽车和国防系统使用的传统芯片。此外,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25%的减税。周五签署《降低通胀法案》,特别要指出的是电动汽车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二手电动汽车可获得4000美元;2)清洁燃料和清洁商用车的税收抵免和补助;3)90亿美元的联邦采购计划,其中30亿美元用于邮政局购买零排放汽车;4)10亿美元购买学校巴士、公交、垃圾车。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包括:1)10年的消费者税收抵免,覆盖屋顶太阳能、热泵、电动HVAC(空气调节系统)、热水器等;2)清洁能源和储能的税收抵免计划,以及对州和电力公司提供300亿美元定向赠款、贷款。关键矿物方面,涉及锂电的主要包含锂、镍、钴、锰、石墨、铝等,与美国签署有效自由贸易协定的共计20个国家(包含澳大利亚、智利等),故锂资源大概率不受影响;镍资源所在的印尼目前与美国属于印太经济框架,不过考虑到关键资源中锂的占比较高,预计整体影响可控。电池组件方面,尽管北美本土制造或组装要求提升,但中国锂电产业链在北美建厂趋势已有体现,预计不会有实质影响。从整个《降低通胀法案》来看明显的利好新能源车、光伏行业等碳中和领域。
再寄望货币宽松带动市场上行,回到过去的刺激经济老路已经不太可能。依靠新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和行业发展才是主要的方向,中美之间政治、金融、科技竞争是核心要素,拜登的一系列法案表明科技的竞争是最重要形式。新经济中风电、光伏、新能源车、储能、氢能,半导体、高端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军工产业等都是未来重点产业。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有望短期带动氢能的行情。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