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我这个是小问题,不用管的,为啥买保险还有影响?”
很多朋友买保险的时候,碰到健康告知异常,总会有这样的困惑。
医生都说没事了,保险公司为什么还说有影响?是故意为难我们吗?
真的不是!
今天小排老师就跟大家详细聊一聊,医生和保险公司的意见不同是什么原因。
本文主要内容:
-
临床医学与保险医学的区别
-
健康告知与核保
-
如何争取好的核保结果
>>>点此阅读完整全文
01
临床医学与保险医学的区别
其实医生和保险公司的意见不同,主要是因为临床医学和保险医学的关注点不一样。
医生更关心现在要不要治疗,而保险公司更关心未来会不会有事。
有些健康小异常,如果不影响当前正常生活,为了不折腾患者,医生往往建议维持现状,先观察。
而保险公司要考虑,这个异常会不会增加未来出险的概率,毕竟如果投保后出险,保险公司要赔钱,所以审核肯定更严格。
如果保险公司认为被保人当下身体状况会使得将来出险的概率更高,那就会重点关注了。
比如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有,如果结节比较小,医生一般建议不用治疗,定期检查就行。
但保险公司看待甲状腺结节就没有那么宽松了。
因为有甲状腺结节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而甲癌又是出险率非常高的癌症之一。
所以保险公司对甲状腺结节的审核很严格,要看结节大小、分级情况、有没有手术切除等等。
当然,如果只是普通感冒、发烧、流鼻涕这些小问题,保险公司也不会过多关注的。
>>>点此阅读完整全文
02
健康告知与核保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那怎么知道保险公司更关注哪类健康异常呢?
其实,我们投保的时候,特别是健康保险,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健康问卷页面,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健康问询:是否有疾病或住院记录、两年内有没有体检异常等。
职业问询:目前是否从事高危职业
其他情况问询:是否吸烟、酗酒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回答,这个过程就叫健康告知。
如果问卷提到的异常都没有涉及,那么恭喜你,可以正常投保了。
但如果涉及问卷提到的异常情况,那就要进行核保了。
核保又分为人工核保和智能核保:
人工核保
线下保险,一般是人工核保,健康告知出现异常时,保险公司会要求你提供相应的病历资料,核保人员审核资料后,会根据情况给出结论。
智能核保
近些年,随着线上保险的发展,开始出现智能核保的方式,很多线上保险产品都有智能核保。
健康告知出现异常时,根据提示进入智能核保页面,会有相应的核保问题,我们只需要如实回答,就可以马上得到核保结果,非常方便。
标准体承保就是健康情况虽然有点小异常,但是保险公司觉得问题不大,可以正常承保。
次标准体就是目前的健康情况可能会增加后续出险的概率,保险公司有两个做法:
一是让客户多交点保费,毕竟后续出险的概率更高;二是除外保障,也就是不需要多交保费,但某个身体部位导致的疾病或其他情况,保险公司都不赔。
比如目前胃有健康异常,投保后,胃器官相关的疾病不保障,但其他身体部位正常保障。
相当于把你最需要保障的这部分风险排除掉了,所以除外承保也是一个非常让人纠结的核保结果。
延期承保就是保险公司目前还无法确定客户健康情况,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后期符合条件还是可以买的。
比如宝宝卵圆孔未闭、肥胖导致BMI过高都可能导致延期承保。
核保结果最差的一种情况就是拒保了,拒保意味着无法购买这款产品,想买,保险公司也不卖。
如果是人工核保,被拒保是会有记录的。
保险公司会进行同业排查,假如在A保险公司留下拒保记录,去B公司投保,核保结果也会受影响。
而智能核保匿名就可以进行,基本不会有拒保记录,A公司不行,就去B公司试试。
这就是相比于人工核保,智能核保非常大的一个优势:核保不留痕。
>>>点此阅读完整全文
03
如何争取好的核保结果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谁能没有点健康异常。
如果健康异常导致核保结果不符合预期,应该怎么办呢?比如被除外承保、延期承保或者拒保
别着急,小排老师给大家总结了这几招:
1、尝试投保多个产品,择优选择
不同保险公司,甚至是同一家公司的不同产品,核保要求也不一定相同
比如同时投保多款产品,可能出现被A产品延期,被B产品除外 ,被C产品加费的情况。
没必要执着于某一款产品,核保结果不符合预期,可以尝试投保其他产品,看哪个的核保结果更优
2、 能保的险种先保上
重疾险、百万医疗的核保要求和标准通常要比防癌医疗、防癌险、意外险高很多。
健康异常,如果暂时买不了重疾险、百万医疗,那可以先配置防癌医疗、意外险这些核保相对宽松的险种。
3、 配置储蓄险作为替代
如果目前的情况,实在很难买到合适的健康保险,配置储蓄险作为替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增额终身寿,健康告知比大病保险宽松很多、终身锁定3.5%复利、减保灵活,经过时间积累,后期收益很可观。
中途万一生病需要用钱,可以通过部分减保取出钱看病治疗。
>>>点此阅读完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