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过半,跟大家交流下我们的中期投资策略,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上半年的市场做一个总结回顾,然后就下半年的市场进行研判展望,最后是我们组合未来的投资配置方向。
上半年市场回顾
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发生了三个大事件:一是欧洲地缘冲突,二是美联储加息,三是上海疫情管控。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指数纷纷下挫,其中科技类指数跌幅更大。美联储加息收紧货币对高估值高溢价板块的负面影响巨大,中概股和恒生科技的波动和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有一定关系。
美元指数因为美国加息和欧洲地缘冲突一路走高,相对应的非美国货币比如欧元、日元、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这期间,美债收益率不断飙升,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了3.5%。战争同时引发了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原油在上半年最高的时候曾经冲到130美元/桶,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油脂、化肥等资源品价格出现了大幅的飙升。
美国市场除了中小盘科技股以外,以“MAANG”和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在今年上半年的调整中的下跌幅度也是非常剧烈的,未来是否还会出现进一步的调整仍然需要重点关注。
下半年研判展望
俄乌冲突短期难以结束。双方在乌东地区僵持不下,由此引发的全球高通胀持续的长度和影响的深度都需要认真思考。美联储在最近的一次议息会议上加了75个基点,原因还是由于美国五月份的CPI依旧高居不下,市场已经把联邦利率今年底加到3%以上的加息预期交易完了,当前的加息预期点阵图显示7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超过95%,美国在七月之后的加息预期更大可能是逐步收窄,最快在今年十月,最慢在明年一季度,美国市场很可能见到本轮调整的底部。
回到国内,在十月重要会议之前,现行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大概率不会轻易改变,但随着疫苗接种率提升、核酸常态化、口服药上市,局部松动和调整会有可能。近期相关论文数据的研究结果,均将为疫情政策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恒生指数本轮调整从高点下来已经持续四个季度,内地机构不断地净流入香港市场,而月度港股公司回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未来的一两个季度后将会迎来比较好的上升机会。
基金配置方向
第一、持续受益于通胀相关的品种。粮食和化肥等品种价格大概率还会持续在高位。天然气价格也将保持在高位,天然气行业里上游的公司存在投资机会。
第二、新能源行业。欧盟对俄罗斯发起的石油和天然气禁运,想进一步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很明确地提出了加快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这对于需求的拉动是很大的。海上风电增速也很快,沿海省份在各自的规划当对于海上风电装机都设立了很高的发展目标,下半年的行业增速预计将继续维持高增长。
此前全球对于核能的应用趋于谨慎,但随着化石燃料供给受限,存在态度发生变化的可能。一旦对核能态度变化,将对核能的装机将有提升。此外市场还预期未来美国对俄罗斯的天然铀也会进行制裁,对于行业上游的原料天然铀的价格将会是极大的拉动。
新能源汽车板块在经历去年的大幅上涨之后深度调整,估值趋向合理,行业的需求韧性很强,更关注以一体化压铸为代表的先进制造环节。
第三、出口产业链。美国由于通胀高企,未来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概率很大,根据相关测算,取消加征关税对美国的CPI总体影响超过1.3%,出口相关的行业可以进一步去挖掘。
第四、科技成长行业。主要分为五个方向,医药生物(港股)、互联网科技(港股)、信创行业、半导体材料设备以及人工智能。
恒生医疗健康指数当前PE估值已经从45x降到了15x,调整已经足够充分。医疗行业在政策、人才、资本多重鼓励的背景下,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已经从高压逐步放松,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也处于历史上的低位,投资香港的互联网公司是较好的时机。内地科创50的估值处于非常低的位置,如果流动性出现改善,投资价值会更高。国产软件中的信息创新、半导体行业材料和设备均受益于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也将会是未来科技的主战场。
晓鹰投资的组合在三季度初期继续围绕通胀受益品种以及新能源行业,在加息预期减弱后关注科技股,同时给予下半年的通胀和宏观不确定性予以足够的重视。
2022年6月21日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