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市场
5月A股市场企稳反弹,上证综指上涨4.57%,深证成指上涨4.59%,沪深300上涨1.87%,创业板指上涨3.71%。

5月汽车、石油石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行业涨幅居前,仅地产、银行两个行业下跌,非银、消费者服务、家电、建筑、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低迷。

5月恒生指数上涨1.5%,美股受到通胀和加息预期影响,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分别上涨0.04%、0.01%,纳指下跌2.1%。
从五月各指数的反弹幅度来看,中证500指数月涨幅大幅跑赢权重的沪深300和上证50
,证明中小市值股票相对较为活跃,反映出目前股票市场流动性较好且投资者信心相对于4月有所恢复,整体交投热度有所提升。而权重板块受到经济下行预期的影响,整体反弹较弱,北向资金仍保持相对谨慎态度。
预计A股市场将延续震荡反弹格局,需求结构上,今年政策积极推动全力扩大内需,疫后消费恢复节奏有望快于2020年,消费领域的必选消费具有中长期的配置价值,可选消费的调整空间和时间比必选消费充分,存在更大的预期差,首选兼具科技属性和外贸属性的可选消费。长期来看,疫情对于消费和服务行业的冲击最大,相关板块的跌幅也最大,未来待消费完全复苏,这些方向也会迎来一定机会。总体来说,A股市场进入底部区域,中长期配置价值彰显。
二、国债市场
2022年5月份,因受到疫情冲击,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偏弱,资金面保持流动性宽松态势,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大幅上涨的格局。从经济整体表现来看,实体经济上企业景气度差,企业新接订单下降,面临需求不足;金融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疫情防控任务加大,部分地区管控升级,从而国常会、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5月能出尽出,6月份全部落实的政策要求。债市的表现主要围绕着经济复苏和疫情冲击展开,当月T主力合约价格涨幅巨大。国债长端收益率曲线处于连续下行的趋势,一度跌破2.8%,随后围绕着2.8%附近波动,市场对长债预期偏谨慎。短端利率连续下行,保持在较低位置。10年与1年的期限利差变扩大,收益率曲线变陡。后市由于疫情影响,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面临需求不足局面,通胀整体处于温和抬升态势,价格上升主要源于外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资金面上,流动性仍然会保持宽松的态势,引导资金向实体流动。6月宏观经济仍处于恢复当中,回归到正常状态仍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期债价格受到支撑。
展望未来,5月以来本土疫情严重地区(如上海)的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本轮疫情拐点已出现,上海迎来全面解封。目前PMI等指标有所回升,预计随着供应链的修复以及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工业生产将有所改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或逐渐消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国内各部委相继出台支持性政策,国内政策宽松力度明显增大。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5月MLF等量平价续做,5月最新LPR报价出炉,5年期下调15bps至4.45%。降息发力“稳增长”,有望提振信心。目前货币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6月地方债的密集发行或对资金面形成扰动。
三、商品市场
5月,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局势尚未出现实质性缓和,俄罗斯继续推进乌克兰境内战事,原油风险溢价再度上行,原油重心较4月有所提高。4月国内经济数据全线走弱,经济形势严峻,但上海疫情逐步受控,复产复工正在有序恢复,商品供应链得到边际改善。欧美等发达国家量化紧缩加快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放缓,市场对经济由滞胀进入衰退的担忧加剧,故有色板块普遍在5月出现回调。黑色板块整体继续回调,市场从交易强预期切换到交易弱现实。能化板块,油相关品种受到原油支撑价格上行,而非油相关品种则更多交易自身基本面,弱需求使得品种间走势出现分化。农产品板块,CBOT先抑后扬,国内油粕跟随,总体表现为高位震荡;生猪则表现为先扬后抑,4月母猪存栏数据不及预期,回吐上半月涨幅,市场正在等待5月数据的进一步指引。

市场当前交易逻辑较为混乱,从年后俄乌冲突下的地缘政治逻辑逐步切换到5月国内疫情影响下的弱需求逻辑;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给全球经济和商品带来压力,而国内稳经济又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强预期。当前商品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品种间走势出现明显分化。随着上海复工复产的推进和逐步解封,以及各类稳经济配套政策的推出,进入6月后需求端有望得到明显提振,市场的交易逻辑有望进一步清晰。随着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临近,决议声明是鹰是鸽也将再度左右市场神经,引起市场情绪和预期的变化。俄乌冲突带来的原油溢价预计仍将维持一段时间,高油价背景下大宗商品预计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同时波动率也将保持较高水平。6月重点关注稳经济的落地情况以及国际宏观因素的变化。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