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鲁瑜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跟大家交流下近期的市场,海外市场经历了前期的波动之后,市场在过去一周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先是加息预期转弱使得标普和纳斯达克指数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而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还不错,又让市场认为美联储会因为经济的强劲进一步延续加息,所以市场又转而调整。
美股仍然处于反弹走势当中,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反转,美股当中以Apple和Microsoft为代表的几大权重科技股的股价从市场顶部开始的最大跌幅大概在20%,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调整得还不是特别充分。美联储从6月开始要正式缩表,这点对于资金的流向也是负面的。我们在此前的例会上也提到过,美国市场最快到10月,最慢到明年一季度才会见到真正的底部,在此之前总体是弱势调整,甚至并不排除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期间要密切关注一些宏观指标,比如本周公布的美国五月份的CPI数据,评估市场对其如何反映。
由于地缘政治原因,本轮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通胀预期还会进一步延长,原油价格在上周五再度站上了120美元/桶,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也继续维持高位,俄乌冲突现在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粮食和能源价格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会维持在高位,战争对全球通胀的影响是在整个下半年都要进一步关注的。
基于以上,我们下半年的策略之一就是围绕通胀受益的板块去选择股票,主要分为两块,粮食和能源,粮食主要是化肥、油脂化工等,而能源方面除了传统能源以外,叠加国内外的政策考量,新能源行业也是重点,国内经济因为疫情影响下滑明显,后面两个季度势必会在政策方面加码以支持经济复苏,而近期也密集出了很多光伏和风电相关的新能源产业政策。海外情况也类似,欧盟之前已经提出了“RE Power EU”计划,当中涉及到光伏、风电、核电等,会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需求形成非常强的支撑,近期硅料、电池片和组件等产品的价格便是强有力的佐证。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变量是国内的防疫政策,随着国产口服药的推进、疫苗接种的上升和全球感染人数下降,防疫政策是具备一定弹性的,但由于国内今年是特殊之年,政策转变可能要等到重要会议结束后才会落地,相关的医药生物和旅游等行业也会出现新的机会。
国内的科创板最近表现强势,叠加准入门槛调整等传闻,而如果美国的加息预期在10月出现转变,科技成长股也会进入较好的做多窗口,国内的创业板和科创板也会有一定机会,但现在并不能完全确认这一点,因为要观察海外科技股的表现,细分领域可以重点关注国产软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同时,要关注香港市场的机会,港股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很强势,当美股调整的时候并没有被动跟随,而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权重成分股在上一轮调整当中也并未创出新低,反而能看到部分资金在逆势买入,种种迹象表明香港市场已经是底部区域,在这当中我们比较关注此前跌幅比较大的互联网服务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优秀公司。
总体来看,下半年的资本市场依然存在很多不错的机会,我们后续会以PPT的形式更新更为详细的策略,届时再跟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
问答环节
Q:科创板近表现强势是反弹还是反转?
A:科创板因为准入门槛的原因导致整体流动性比较差,而当中有一些生意模式、行业空间和公司管理上都不错的公司之前被市场有所忽视,估值也具备不错的性价比。如果后续真的能出现制度规则上的调整,同时海外的科技股也回暖的话,对科创板整体都会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当然,过去的半个月里整个板块已经涨了不少,之后会出现分化,有基本面基础的公司会走得更长远,需要分开看待。
Q:俄乌冲突已经持续100天,战争对通胀的影响是否会边际递减?
A:股票市场对于这一事件反应确实不如刚开始的时候强烈,但粮食和能源的需求是刚性的,战争影响供给端,能源需求本身还有季节性,现在是夏天,需求还不是很大,如果再过两个月,能源的价格还始终处于高位的话,进入冬季,能源价格的高企对欧洲的影响只会更大。而能源价格的上行波动已经从原油和天然气等品种扩展到油轮和航运等,范围在不断扩宽,随之也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
Q:指数本轮反弹以新能源为主,反弹如果结束会不会出现跷跷板效应,资金重回基建等传统行业?
A:市场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存在反弹的需要,我们能看到因为最近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因为疫情原因不如人意,所以后续在政策端会不断有支持,而市场目前对于二季度经济不佳的反映程度尚待探讨。根据A股的特性,在信息空窗期间会有预期先行的炒作,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半年报陆续披露,市场又会讲关注重心重回到业绩上,基建板块也是如此。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