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鲁瑜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跟大家交流下最近的市场,海外市场短期有止跌企稳迹象,一是因为美联储对于加息的语气趋于缓和,上周美联储某官员提到9月可能会停止加息动作,这是今年迄今为止最鸽派的言论,对应地能看到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走稳,债券市场对于利率的变化更敏感,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反映了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变化,如果美债收益率后续进一步再回落的话,说明市场对于今年大幅加息的预期是在变弱的。第二个原因是上周有几家零售商公布了强劲的一季度业绩,减缓了此前市场对于沃尔玛和塔吉特的业绩低迷反映出来的经济冲击的担忧,之前这两家公司因为存货高和收入下滑让市场以为美国国内的消费不行,现阶段对于经济的消息是好坏交替的,包括上周五公布的美国新屋销售数据不及预期也让人有所隐忧,所以近期美股的止跌上涨暂时先定义为反弹行情,后面还会有所反复,我们依然认为美股市场本轮调整最快到十月结束,慢的话可能会到明年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对国内市场而言,A股和港股市场近期走势更强,特别是香港市场,近期能看到恒生指数当中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权重股并没有跟随美国科技股走低,也有资金在逐步布局的迹象,香港市场在当前位置大概率已经企稳,后续会有不错的机会。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反复,A股和港股的关键因素依然在于对中国经济的预判,防疫政策是一个重点,随着上海疫情逐步好转,二季度末后可以期待相关的政策。
政策的发力点可能还是会围绕投资和出口两方面,投资端,结合海内外情况,大概率是围绕光伏和风电相关的新能源行业展开,以光伏为例,硅料价格保持高位便能证明行业需求度依然处于高景气的状态中。出口端,美国通胀压力高企,有调低关税的动力,国内的出口链条后续会存在机会。市场有观点认为消费端更值得期待,所以有资金去炒作汽车产业链和食品饮料行业,但从宏观角度,随着经济下行,消费需求是否能真正回到原来的水平是有待商榷的,相关消费行业近期的反弹则需要谨慎看待。
最近A股出现一个新的主题投资是国企重组,已经陆续有军工和免税行业案例出现,今年是“国企三年改革”的最后一年,现在是比较好的时间窗口,因为国企下属的A股上市公司中经历了之前的大幅调整已经跌到了最近四五年以来的低位甚至更低,而并购重组在相关标的市值比较小的时候具备更高的可行性,重组注入后对于业绩的增厚更明显,相关的国企会也更有动力去实施,军工行业和IT行业是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会爆发一些不错的机会。
A股市场今年的特点是机构主流的方向表现欠佳,机构偏爱的核心资产和行业赛道等收益明显不及所谓的“非主流”品种,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某退市股退到新三板后涨了16倍,这并不是建议参与ST板块,而是证明目前是主题投资和小公司相对活跃的时间窗口,所以刚才提到了国企改革方向,这是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我们上周把当前的策略总结为“粮食和能源”,本周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因为站在大的周期视角,俄乌战争关联的高通胀行情依然处于延伸过程当中,结合海外市场,如果真如我们判断在海外市场在十月见底的话,高弹性的高科技股又会出现新的机会,届时我们的策略也会进行调整。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