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撤,是指某段时间内,基金净值从最高值开始回落,直到回落到最低值。基金回撤率,就是这期间净值所减少的幅度。通俗来说,基金回撤率就相当于是基金收益率的跌幅,能反映基金行情的波动,也能反映这只基金的风险程度。
最大回撤率,指的是某段时间内,基金收益率从最高点开始往后回落到最低点,这两者之间下降的幅度。正常情况下,基金回撤有n多次,最大回撤是选取最高点和最低点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从你肉眼可见的最高点,往后找个最低点,再计算收益率之差就是最大回撤。
如果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远小于同类基金,那就意味着这只基金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好,反之就意味着它的风险比较大。
不过,基金回撤率并不是越小越好。对于一次性买入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基金回撤是越小越好,因为回撤小就意味着未来最大亏损情况有可能越小。但如果是基金定投,一般是基金回撤越大越好,因为回撤越大,基金在下跌过程中买入的成本在降低,得到的份额就会变多,可以降低买入的成本。
基金回撤原因有哪些?
1.价格随机游走。市场上的任何投资品价格都处于上浮浮动之中,浮动其实是一种“精确”的错误,虽然用最后的结果代表整体过程并不合理,但市场就是这样。价格在随机游走,我们是完全无法准确预测的。
2.高涨情绪回落。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基金价格短期冲高之后。很多人通过分析行情来预测走势,然后期待以高抛低吸来降低成本,但高涨的行情可能会继续下去,所以高抛低吸的成功几率也未必可观。如果高抛之后,价格还在上涨,那么加价再买回长期看好的基金就很让人为难。所以这种情况的回撤确实很难预料,也没必要去特意防范。
3.业绩情况不佳。市场上的有些人不会对所投资的产品追涨杀跌,但却十分看重所投资公司的业绩,业绩优良时就会加仓,业绩下滑时就减仓。但其实优质基金机构的业绩并不是年年都增长的,业绩只是公司在经营上的成果,如果单纯根据业绩表现来加减仓,并不会对自己的投资造成大幅度影响,但如果所投资的企业发生重大恶化事故,则要尽量避免,进行回撤。
基金经理怎么控制回撤?
1.调节仓位。如果觉得市场波动率比较大了,就把仓位调降下来。不过,历史上看,这种操作在公募基金历史上很难贡献一个相对回报,在大部分时间里,对组合的回报是比较有限的。
2.资产配置。这种方法有助于实现组合收益最大化。通过对景气向上的行业进行多行业配置,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此降低组合的波动率。
3.就个股而言,当股票已经出现大涨,且基本面跟估值出现背离时,就会对个股做一些仓位上的调整,用这个办法来降低个股的不稳定程度。不过,不少基金经理在权衡波动率和收益率时,还是会倾向于中长期的收益率,因为这是基金投资的一个核心回报来源。
本文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及私募基金行业法律法规、自律准则视为合格投资者的投资主体。
旗下产品
基金销售服务由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基金销售资格:深证局许可字[2016]21号 查看资质证书>
保险服务由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提供 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201879000000800
产品展示:181-2206-2906 机构合作:0755-8328-2472 媒体合作:177-2757-8351 路演合作:181-8860-3225 luyan@simuwang.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南路2017号东方明珠科技大厦6楼
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所有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私募排排网仅对产品及相关业绩数据进行收录和展示,产品业绩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机构通过托管估值机构提供或者自己报送等方式,私募排排网不对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产品的相关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私募排排网站提供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外部授权信息的收录和整理,私募排排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表述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亦不构成私募排排网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