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观点及策略
权益市场:本周指数周线都收了阳线,上证指数距离前高越来越近,表现最强的为周期板块。除了前段时间火热的新能源相关的上游资源股,本周上涨较多的是传统周期股。宏观层面周五的社融数据低于低迷,M1M2剪刀差继续下行,代表宏观经济仍在下行。结合上周的出口数据超预期,我们认为中期政策托底动作会延后,政策底大约在岁末年初。
从风格上看,由于PPI持续高位,周期股的行情在本周继续发酵。由于科技与周期互为跷跷板,科技股受到冷落。但展望未来,一旦上游成本降低,会有利于中下游制造业,因此,也可适当关注一些制造业低估值品种。科技股方面,随着科创板上市两年,募资投产逐步到位,结合明年流动性宽松,对科技股未来我们也不悲观。对于成长板块的锂电和光伏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博弈行情较重的领域。虽然两个行业依然是高景气,但今年的预期差已经较小,在时间消化估值,向23年估值切换后后续仍可以关注结构性的机会。
债券市场:本周恒大财富暴雷,恒大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富力接连被下调评级,两者价格持续下跌。近期又频传收购传闻,保利地产正在对雅居乐做尽调,还有消息称新力地产已经出售物业板块,主体价格均有所波动,总之是民营房企的多事之秋。从行业层面来看,目前地产板块的政策面基本到底,但行业基本面尚未到底,在等待行业拐点出现的过程中我们会把握地产板块的高收益债投资机会。我们将继续配置短久期的高收益债券,在把控好信用风险的前提下,精选个券,分散投资,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好的收益回报。
现金管理:我们将继续开展短期限的协议式回购,在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收益。
二.本周新闻概述
中国8月CPI重回1%以下,与PPI“剪刀差”扩大。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8月CPI同比上涨0.8%,预期1%,前值1%;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4.9%,影响CPI下降约1.09个百分点。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8月PPI同比上涨9.5%,创13年新高,预期9.1%,前值9%。市场分析认为,价格传导仍不顺畅,PPI与CPI剪刀差继续扩大,预计年内降准的可能性偏大,下调政策利率的概率不高。
央行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在今年剩余4个月之内以优惠利率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其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要求贷款平均利率在5.5%左右,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模式发放,地方法人银行先发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之后等额申请支小再贷款,以确保再贷款政策的精准和直达作用。央行将督促各分支机构做好支小再贷款发放工作,引导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积极作用。
央行调查统计司杠杆率课题组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我国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已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第二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4.9%,比上年末低4.5个百分点。当前宏观杠杆率净下降是名义GDP增速回升和总债务增速回落综合导致的结果,各部门杠杆率均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部门杠杆率降幅最大。未来,经济增长稳定,债务总量与经济增长相匹配,预计下半年宏观杠杆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处于常态化货币政策区间,不搞“大水漫灌”,货币政策空间比较大。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考虑今年和明年货币政策的衔接。同时在货币政策考虑上以我为主,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另外,新增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将在今年年内发放,平均利率为5.5%左右。
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标志着上交所正式推出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直通车制度明确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直通车基本安排,强化信息披露义务人主体责任,明确对直通车公告进行事后形式审核,完善对信息披露业务办理及时、准确、完整等规范性要求。
三.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公开市场本周累计进行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回笼800亿元。本周DR001上行至2.10%,DR007上行至2.18%。



利率债:本周利率债周发行量环比上升,净融资额均环比下降,其中国债6只,发行规模2022.2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18只,发行规模1172.30亿元,地方债41只,发行规模1097.43亿元。资金面边际收敛,整体资金利率多数上行。各期限国债及国开债收益率全线上行,10Y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87%。
信用债:本周信用债一级规模下降,净融资较上周大幅下降。从债券种类来看,企业债本周发行12只,发行金额80.20亿元;公司债发行76只,发行金额278.62亿元;中期票据发行29只,发行金额246.2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63只,发行金额500.40亿元;定向工具发行15只,发行金额98.50亿元。二级市场成交规模有所上升,城投成交量占比约占比一半。到期收益率和利差走势方面,本周二级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到期收益率以上行为主,信用利差多数被动收窄。评级调整方面,本周信用债市场共有2家主体评级(展望)进行下调,3家主体实质性违约。


高收益债:本周高收益债(成交收益率在10%以上)市场的总成交额为42.15亿元。共涉及113个主体,仍以城投、地产、能源企业为主。本周市场成交活跃债券以城投、弱国企居多,城投成交依旧较为分散。收益率处于10%以上的企业中,亿元以上主体有13个。本周成交金额前十位高收益债券如图所示。

在经历了前几周明显上涨和震荡调整后,中国恒大本周受恒大财富兑付暴雷舆情发酵影响,加上境内相关资产转让谈判不顺利,境外美元债商谈展期等利空消息影响,境内几所交易所债券均出现明显大跌。为了保证停工项目优先复工,近期恒大多次召开内部会议。恒大此前已处理了部分资产,包括出售恒腾网络、盛京银行、深圳高新投、恒大冰泉相关股权及5个地产项目股权及非核心资产,但是后续资产的处置却碰壁未能成功出售,包括香港总部大楼,广州番禺足球场等,流动性风险未能得到缓解。而当前恒大财富的兑付问题一旦处理不慎,可能又会引发维权行为,进一步影响集团项目复工效率。
本周恒大持股的盛京银行也受到市场持续关注,根据其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其净利率增速、不良贷款率,均在上市银行中位列倒数第一。更为严峻的是,盛京银行的客户及行业集中风险远高于同行,盛京银行的前十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额度约占资本净额的77%,远远高于同期上市银行22%的平均水平。此外,盛京银行还拥有金额巨大的匿名客户业务,风险暴露程度高,需要持续关注其大额风险集中暴露情况及相关风险。盛京银行与恒大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也引发市场更大的恐慌。因此本周盛京银行再次被联合资信下调信用评级,完全是在市场预料之中。
除了恒大之外,本周清华控股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拟用1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16清控02,回购价格94.48元,回购时间特地选在到期日前一个月,此次提前回购预示着公司自有资金不够充裕,对公司整体债务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少投资者认为既然公司临近到期提出回购,在这种情况下16清控02违约的可能性极小,不妨继续保持持观望态度,等待合约到期兑付,因此此次回购可能并不能为清华控股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目前清控再度声明诚志科融转让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清控后续仍需持续关注。
权益市场:本周A股各指数均有所上涨,市场融资情绪较好且依然较平稳,上证指数继续突破。本周煤炭等周期股依然强势,并且黄金股量价上的连续性也比较强。行业方面除综合行业(跌1.80%)下跌外,其余行业均较上周有所上涨:采掘(涨11.34%)、钢铁(涨8.82%)、有色金属(涨8.75%)、化工(涨6.97%)等行业领涨。





资料来源:Wind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本公司认为可靠。本报告仅供投资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入市操作风险自担,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投资行为产生的相应后果。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