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2020首届“金华彩杯”私募实盘大赛,由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民生银行提供特别支持,华夏基金、华西期货、私募排排网协办,新财富提供全方位媒体支持。
本次大赛致力于为私募提供业绩展示平台,甄选市场上的优质私募,全面助力成长型私募基金发展壮大,促进私募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主办方华西证券将围绕私募基金核心需求,打造“金华彩”私募综合服务体系,为优秀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多层次资金支持、优质投研、极速交易系统和品牌宣传等服务。
现2020首届“金华彩杯”私募实盘大赛已圆满落幕,一众绩优私募满载奖项而归。私募排排网特携手华西证券,对在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私募机构代表进行一对一访谈,希望向广大投资者充分展现获奖私募的风采,挖掘出私募的成长故事与投资秘籍。
本期专访的嘉宾是青岛石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岭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刘畅。刘畅,中国人民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方正中期及国泰君安,现任石岭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
问:石岭私募基金成立至今已有近六年的时间,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的团队情况?
刘畅:我们石岭私募基金是2015年成立的,主要的策略方向和交易方向是金融衍生品的量化多策略。
要做多策略的配置,首先需要有一个足够的工具库。因此,基于多策略的框架定位,我们在成立的前三年里,也就是15年到18年间,是以积累技术和策略库为主。
至2019年,累积了比较丰富的策略之后,我们开始尝试产品配置,逐渐去发行一些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最早的核心——当然也是现在的核心,是以衍生品的量化多策略为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增加了宏观对冲和国际投资的这两个方向。
除了这两个方向,以及后续会孵化出的一些新策略之外,我们在宏观对冲和国际投资的量化交易当中,也可能会有一些从事交叉业务的部门。
另外,石岭的每个部门都是由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背景和经验的人员构成的。
比如量化策略研究部,我们主要的团队成员的学术背景以集合数学方向为主。国际投资部的主要负责人是从海外投行回来的,拥有十分丰富的对境外衍生品的投资经验。再比如宏观对冲部门的核心团队成员,曾在国内比较大的机构内部,有过从事自营交易的经验。
问:目前石岭私募基金的定位是怎样的?或者说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刘畅:由于我们的主要交易标的是期货期权,选择这个方向,其实就是石岭私募基金的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
期货期权不像股票,它的交易维度更多。股票策略以多头策略居多,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体现在风格上。而期货期权可以进行多空交易,期权还可以交易波动率。
也就是说期货期权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我们选择这一方向是因为它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我们可能会跑出不错的业绩。但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就是这它的市场规模可能没有太大的空间。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也就是说收益、风险和规模,这三个要素不可能同时占有。
我们选择的策略方向,决定了我们不太追求规模,重点还是放在收益和风险上。石岭将来发展的方向,是要成为一家规模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是业绩比较好的私募公司,我们的产品会比较适合作为平衡配置的选择。
问:您在管理产品中抱着什么样的目标?石岭私募基金的投资理念是怎样的?
刘畅:我们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跟上市场的进化速度。具体来说,就是要维持良好的风险收益水平。
哪怕未来偶尔经历一些波折,甚至策略失效,也要迅速找回状态,这就是石岭的经营目标。
前两天我参加了一场会议,有人分享了一个数据,他们之前跟踪了大概1000只产品,连续三年的收益率在15%以上的私募基金产品只有4个。当然,真实性我没验证过,可能会有更准确、更详细的数据,可能跟数据采用的周期也有关系。不过根据经验来讲,大概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市场一直在进化的,就像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它进化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我认为,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为了跟上市场,必须付出高强度持续的努力。不然,就算是有丰富的投资经验,穿越多次牛熊的管理人,也有可能遭遇市场淘汰。
对外宣传时,要给投资者以信心,展示成功的经验和业绩。但是对内来讲,需要的是清醒的认识。市场并非一帆风顺,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性。这样即便未来可能犯错,也能及时更正,重新跟上市场进化的步伐。让投资者对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不会中途放弃。
问:您觉得后续一段时间,期权策略的配置价值如何?能否从整个市场来谈谈?
刘畅:我们认为期权策略有很大的配置价值。
很多资产,如股票期权,它是线性的,风险敞口通常只有方向敞口。比如股票,敞口方向基本上只有多头,也就是说只能做多头的选择。不管怎么分散,投资到不同的风格上面、不同的产品上面,最后归结到风险因子上都比较相近。不管是成长型还是价值型,产品的股票多头持仓,都有市场风险因子在里面,在一些特殊的市场环境中,各种资产非常容易出现共振。
比如去年的疫情期间,大宗商品还有股票市场,都有共振下行的阶段。各类资产的相关性骤然提升,不约而同地下跌,但是VIX(Volatility Index,波动率指数)在去年那段时间里是暴涨的。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VIX标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期权的持仓组合,来对冲掉方向,留下波动率的敞口。
我认为,期权策略在分散风险,尤其是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中,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期权策略应当受到市场的重视。
问:所以说期权策略它可能会在下跌行情,或者说震荡行情中,有较好的表现,对吗?
刘畅:准确地说,期权在下跌和震荡环境中能够提供比现货更多的获利的机会。如果策略选取得当,确实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问:石岭私募基金是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的?
刘畅:平衡风险与收益,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单纯看收益和风险的绝对值,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这主要是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关。
同样的产品,一些人会觉得激进,另一些人会觉得保守。关键在于收益和风险的比值。优化风险、收益的比值,最能体现管理人水平。
如何去定风险和收益的绝对值?首先要锚定一个点。
我们发行产品时,会通过不同的系列,在事前把风险偏好与产品进行绑定。每个产品对应的最大回撤的控制目标不同,投资者能承受什么样的风险,就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控制风险必然会降低预期收益,这时投资者需要的就不是激进型的产品,可以往保守产品的方向做。
在交易时,对于已锚定风险水平的产品,在给定的风险预算范围内,我们会去努力提高产品的收益。
所以我们日常做的工作,无论是寻找有效的因子,还是完善配置框架体系,都是为了提高收益风险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它分成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来匹配合适的投资者。
问:近两年,石岭私募基金在华西证券主办的实盘大赛中突出重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取得这样一个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刘畅:我们参加华西的比赛,取得了一个第三名的成绩。
一方面,我们参赛是希望得到一定的宣传和曝光。另一方面,我们也是想了解石岭在业内的水平。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在各类排名中,我们是不是在前三分之一,并没有追求获得前十名,或者一定要取得怎样的一个名次。
至于取得不错成绩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策略的提前积累。比如在去年的期权策略中,我们有了不错的盈利。但是期权上市的时间是比较短的,而且早期的流动性环境比较差,所以在当时,期权没有获得很多管理人的关注。
我们当时觉得期权将来可能有投资机会,于是很早就开始进行期权的策略研究。等到流动性环境逐渐改善了,标的增加了,我们自然就有相应的工具去做了。在去年的环境中,期权还是一个表现比较好的策略。
提早进行策略积累是很重要的,即便当时不能马上运用。但等到流动性改善时,你才能够快速地参与进去。很多工具我们都需要提早准备,我觉得这是石岭取得良好成绩的最主要的原因。
问:展望未来,石岭私募基金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刘畅:石岭专注多策略组合投资,即不断地寻找适合不同市场环境的策略以及不同的投资标的,以丰富我们的投资工具库。
接下来我们更关注境外的一些标的,通过跨境收益互换参与到境外的一些投资标的当中。美国、欧洲、香港等,在这些市场中,有十分丰富的衍生品。比如说前面提到的VIX(Volatility Index,波动率指数),就很有配置价值。
我们再把境外的一些标的,同境内的一些标的进行配对组合,可能会催化出更多的交易机会。
所以未来我们对这一块会比较重视,并投入更多的精力。
问:我们也关注到,今年以来,股票量化策略是小输量化CTA策略。您今年会比较看好哪个策略,哪个市场?
刘畅:今年下半年,我们依然看好期权类的量化策略。不仅因为石岭是做期权量化交易的,主要还是我认为CTA今年最好做的一段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
因为今年商品的交易主要还是通胀的逻辑,通胀的证实或者证伪。但我认为比较有共识的一段时间就在上半年,可能已经过去了。所以我觉得下半年,CTA未必更多的机会。至于股票市场,我们认为大概率下半年的波动不会特别大,可能动量的交易机会少一些。
相对来讲,我个人认为期权的策略维度会更多一些,所以期权类的量化策略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问:您认为对于一家量化私募公司来说,发展到现在,石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石岭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刘畅:其实量化私募遇到的问题可能比较类似,我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关于工过优化的一些问题。它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涉及到平衡的问题。
一个模型的预测效果和它的稳健性,它其实是一种顾此失彼关系。不管是过拟合还是欠拟合,都会给我们带来潜在的损失或者风险。
要解决过拟合问题,就会增加欠拟合的风险。要降低欠拟合的风险,过拟合的风险就会增加。当然有一些具体的应对之策,比如增加样本量,减少参数,交叉验证等等,一些细节上的方法是可以改善一些问题的。
但是无论何时,这两种风险都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它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在做模型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细节上的方法进行改善以外,在策略配置框架上,我们其实是在发展过程中去尝试了一些解决方案。主要是标的选择上,增加了一部分对基本面和宏观面的研判。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石岭的三个部门,会存在一些彼此交叉的部分。
我们有60%的仓位会按照风险等权去配置,在主流的标的中选择流动性比较好的。余下40%,我们会结合一些主观的逻辑,对不同的标的在未来一段投资期内的波动特征进行判断,这样可以部分降低过拟合的犯错概率。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品种一直周期性特别强,波动也很大。那么,在设计模型时肯定会利用到它的这些特征。越利用这些特征可能就会越有效。但是对于这个品种来说,可能它的产业结构内部发生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深远性的变化,那么这一品种的波动特征就有可能改变了,模型就会失效。如果只从数据的角度去看、去验证模型的失效,这时你已经产生亏损了。
因此主观是有一定优势的,可以提前做出一些判断,提醒我们品种可能出现的波动以及风格变化。此时我们会减少这类品种的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一部分由于原有规划导致亏损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管理经验之一。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私募,不代表其他任何机构,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对投资者亦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