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月12日),82只国防军工个股12只涨停。其中有7只在早盘开盘30分钟内便触达涨停,个别打开涨停板的个股也在随后强势“封板”。作为2020年底至今热炒几大赛道之一,军工行情近期来势凶猛,国泰军工ETF在短短十个交易日上涨16.20%。和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有显著不同,这些赛道贴近市场,产成品一般都是日常可见,价值发现较容易。但军工行业,常人常常难以窥见其产品,更别提购买消费了。而机构往往在国家政策研究、对板块订单增加的敏锐度也更高。军工的上涨逻辑在何?机构增配的步伐有多快?

在军工行业,安信证券冯福章具有较高的机构认可度。就在上周,安信证券冯福章团队发布了年度军工行业策略报告,报告指出,过去几年军工行业整体增长平稳,但2020年开始军工行业出现了相当变化。在周边局势紧张、武器装备不断定型、军改影响消除以及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2020年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超过了30%,展望十四五,军工行业有望持续迎来高景气度。报告的关键信息包括以下方面:行业增速横向比较位于前列;当前板块估值并未泡沫化:整体PE在40-50倍;资金加速配置,截至Q3,主动基金持仓市值中军工持仓占比1.61%,较Q2提升了0.72%,大幅增加。
2020年.军工板块大幅跑赢指数,在2-3月,7月,8月后迎来了三波较为亮眼的上涨行情,在整个市场中的排名也比较靠前。疫情期间,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全年GDP增速会下降,而军工行业的特殊性,军费这块还是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健的增长,当时表现较为突出。7月,当时国家层面提到要制定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十四五规划,市场开始有了预期,
8月份以后,核心逻辑就是军工的科技属性。展望2021,当下军工行业的配置价值几何?

数据来源:wind,私募排排网整理
私募:业绩是估值持续抬升的底气
对于当前节点军工个股的配置价值,私募排排网对瑞福资产、冬拓投资、中睿合银进行了采访。从采访情况来看,基于业绩驱动的长逻辑,私募对于军工的配置价值给予了认可,有私募指出,除了有业绩驱动,相较其他热门板块,军工当前的估值也具优势。但也有私募提示,投资者需要注意军工企业的业绩释放时间,下游和中上游的军工企业业绩释放时间不尽相同。
瑞福资产投资研究部:军工的业绩需要分下游和中上游去看待,业绩释放的时间不同
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分析,军工板块在2021年的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但是军工的业绩需要分下游和中上游去看待,在总体看好的情况下不同位置的企业业绩释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弹性也有一定差异。而板块全年的具体的市场走势则不仅仅取决于业绩变化,还要视顶部空间而定,另外政策、国际形势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其也有较大影响。看好军工的表现,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内部分优质细分龙头将会逐步体现出投资价值。
冬拓投资刘金亭:军工的主题投资短逻辑已经变成了业绩驱动的长逻辑
军工板块的逻辑已经从主题投资的短逻辑变成了业绩驱动的长逻辑,大量的军工企业从下半年开始进入了业绩释放周期,而且从订单、存货、预收账款信息中可以看到军工企业后续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都非常高。我们认为军工板块2021年会延续去年的高增长状态,看好军工板块龙头企业今年的市场表现。
中睿合银:军工龙头在估值和业绩增速上都有优势
总体来说,我们在中长期持续看好军工版块的投资机会。长期来看,国防军工实力需匹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成长性无疑。军费历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占GDP的比重为1.2%,对标美国来看,军费开支占GDP比重我们长期看能够占到GDP比重的3%以上。军费开支的增加将确定性地提升产业链中相关企业的收入水平。
中期来看,我国武器装备正值换代列装期,为完成2027年的百年强军梦,产业链的业绩增速中枢预计会出现明显上移;同时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先进装备正经历由研发、小批试生产阶段向批量供应阶段过渡。随着国产先进装备开始进入列装,相关公司业绩弹性将会逐步体现。同时在所有成长赛道中对比,军工行业及行业内龙头公司在估值和业绩增速上都有比较优势。
八阳资产:军工板块有望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持续景气
周二大盘在军工、券商的带领下创下了5年内的新高,同时自去年12月以来军工表现强势,其逻辑均在于业绩的预增。在市场逐步转向业绩导向的情况下,拥有行业需求景气度、确定性及业绩释放能力的军工板块有很多机会。
2021年是“十四五”初年,也是军工行业需求逐步释放的早期阶段。一方面,近几年军费每年保持6%-7%的增长,其中装备采购费用占比提升,而装备中高新武器装备的比例也在提高,同时部分产品优良的品类形成国产替代进口甚至出口的趋势。另一方面,军工主机的结算模式由年底结算优化为全部需求打包计算并提高预付款比例的模式,这一改革措施将改善企业现金流,促进企业业绩增长。
因此军工板块有望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持续景气。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