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4日再融资新规落地后,定增市场的热情迅速被点燃。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6日,今年以来已经有40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预计募集6750亿元,当前的定增预案数目和金额已经略高于市场巅峰水平。自,定增新规落地后,已发行项目共22只,募集资金290亿,平均发行日折价率15.25%。定增市场处于去库存过程,买方市场特征非常明显。
定增市场的火爆得益于2020年2月上市公司再融资新政的落地,新规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低了创业板公司发行定增的门槛;第二,发行底价的折扣率从9折下调至8折,同时定增锁定期分别从此前的36个月和12个月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第三,从发行对象来看,从之前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非公开发行对象数量上限的10名和5名调整至35名;第四,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上市公司的定增融资活跃,也吸引了公募和私募的参与,除了申报相关主题基金,不少机构旗下其他基金亦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定增预案。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备案的私募定增产品达15只,超过去年全年总和,这15只产品多成立于今年3月,募资规模也超过了200亿元。那么,定增市场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投资者如何参与“黄金坑”的投资机会呢?本期排排君将继续和小伙伴们一起了解定增市场投资~
2020年以来定增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第一,定增预案显著增加。今年2月再融资新规落地后,定增预案公布数目明显增加,2月发布的定增预案数目达到54个,3月翻倍增至111个,4月达到134个。
从定增预案计划募资规模来看,对应募资规模依次为670亿元、1715亿元和1897亿元。2020年前4个月累计公布定增预案331个,相当于2019年全年定增预案数目的90%,对应拟募资规模4650亿元,相当于2019年公布的定增预案对应拟募资规模的90%。从预案的数量和金额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定增热情得到了急剧提高。
第二,科技类上市公司是定增的主力军。从拟募资规模来看,2020年1~4月公布的定增预案中电子行业拟募资规模最高,达到723亿元;其次为电器设备,拟募资规模为526亿元;其他拟募资规模较高的还包括化工、房地产、医药、计算机等。2020年1月~4月公布的定增预案中,化工行业最多,其次为电子和医药行业,其他较多的包括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传媒、电气设备等,公布的定增预案均超过15个。
可见最近几个月计划定增的行业与上一轮并购定增上行周期中定增需求较多的行业基本一致,概括来说主要是化工、医药、TMT和电气设备。类似2014年,从2019年开始5G引领开启新一轮科技上行周期,科技类公司仍将是本轮定增扩张期的主力之一。
第三,项目融资目的占比扩大。2020年公布的定增预案中项目融资的占比明显扩大,并且以补充流动性资金为目的的融资项目也有明显增加。从定增预案拟募资规模分布来看,2020年1~4月公布的定增预案中,项目融资拟募资规模占比72.4%(3366亿元)、补充流动性占比12.9%(599亿元)、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占比3.8%(175亿元)、配套融资占比2.8%(130亿元);其他各类合计占比8.1%。
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增预案占比较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科创板的推出以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为公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市途径,借壳的必要性下降,对壳资源价值形成挤出效应,通过炒壳进行套利的环境不复存在,并购重组政策更强调行业属性以及并购的必要性。
如何从预案期涨跌来筛选定增项目?
通常而言,定增从发布董事会预案,到定增实施,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流程,其中的主要时间节点包括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决议、发审委审核、证监会批文和定增实施等。发布定增预案至定增实施这段时间称为定增预案期,在这段时间内,定增标的股票可能受市场预期的变化出现上涨或者下跌情况。
一般来说,资产重组类定增广泛受到市场追捧,发布预案后会出现大幅上涨。因此,定增预案期的涨幅反映了市场对于定增后公司基本面改善的预期,这也可能对参与定增的收益率产生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定增股票具有明显的动量特征。无论是预案期绝对收益还是预案期超额收益,都对后续参与定增的收益有明显影响。前期股票上涨的多的定增,说明市场比较追捧,比较看好此次定增对于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定增解禁也会获得相对比较可观的收益。
因此,投资者在预案期筛选参与的定增项目时,可以重点关注定增目的为并购重组及其配套融资类定增,具有一定估值优势,发行定增时处于一定财务困境或者预案期受到市场追捧的定增项目。
本文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及私募基金行业法律法规、自律准则视为合格投资者的投资主体。
推荐阅读
旗下产品
基金销售服务由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基金销售资格:深证局许可字[2016]21号 查看资质证书>
保险服务由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提供 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201879000000800
产品展示:181-2206-2906 机构合作:0755-8328-2472 媒体合作:177-2757-8351 路演合作:181-8860-3225 luyan@simuwang.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南路2017号东方明珠科技大厦6楼
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所有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私募排排网仅对产品及相关业绩数据进行收录和展示,产品业绩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机构通过托管估值机构提供或者自己报送等方式,私募排排网不对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产品的相关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私募排排网站提供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外部授权信息的收录和整理,私募排排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表述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亦不构成私募排排网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