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网:
创业板从 2016 年走熊 3 年,2018 年底止跌,2019年 12
月后开始对上证指数明显领先。鼠年交易首周,创业板不仅率先反弹收复失地,指数也是创出近三年新高,同期上证指数与沪深300依旧为下跌。
1、2020年创业板是否有望开启牛市行情?
2、疫情对创业板有哪些提振和冲击?哪些行业具备投资价值?
纯达基金:
创业板从经过2016-2018年的熊市行情,自2019年2月起,逐渐开始对上证指数形成领先优势,其原因包括:
1)
经济转型,政策导向。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模式转型的压力,特别是经过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政府政策重点扶持能够提升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进产业,其中以2019年上半年推出的科创板为代表。
2)
业绩基本面拐点出现。2018年受需求不振影响叠加四季度的会计新政影响,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业绩大范围低于预期。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叠加基数效应,创业板业绩拐点出现,预计2020年有望持续。
3)
无风险利率下行,提升风险偏好,成长股占优。2019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主要经济体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虽然没有降息动作,但连续多次定向降准,流动宽裕,导致以十年期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资产利率持续下行。流动性宽裕提升市场风险偏好,成长股风格占优,有利于创业板整体表现。
基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叠加全球进入以5G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我们预计未来成长股在政策、业绩、风险偏好的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仍能维持较为强势的表现。具备长期产业发展逻辑、业绩兑现度较高的个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当然,由于市场已经维持上行态势近一年时间,部分个股出现估值也业绩不匹配的情况,投资者需要注意个股估值偏好、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
2020年1-2月,市场虽然经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出现回调,但很快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快速反弹,收复失地,创业板指持续创新高,市场情绪高涨,赚钱效应显著。
从控制疫情的角度,政府采取了“封城”、“封村”、延长假期等因素,核心就是控制人口流动,因此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显著的冲击,尤以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第二产业由于开工延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就创业板而言,人力密集的制造业受到显著影响,技术密集的行业,或者可以远程办公的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部分能够为控制疫情提供解决方案的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阶段性冲击较大,预期未来政府会出台更多的经济政策、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来对冲下行压力,这也有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有利于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
从疫情的角度来分析行业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可以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来看
1)
短期来看:部分行业由于能够为防控疫情提供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等,行业景气度不降反升,如口罩、消毒剂、游戏、远程办公等,短期投资机会显著,市场也很快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终将被控制、消灭,因此部分需求是短期集中式爆发,持续性存疑,未来随着疫情稳定、下降、消失,部分行业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投资者需要关注其中的风险。
2)
中长期来看:随着疫情结束,社会回归常态,自身具备长期产业逻辑,业绩持续能够兑现的行业将继续收益,如5G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另一方面,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从中能够受益的行业如生物疫苗、云办公等将具备长期价值。
为了控制疫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社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相信疫情最终必将会被控制,因此建议投资者以相对较长的视角分析产业、公司的投资逻辑,寻找低估时候的建仓时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