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排排君来说,最近又去薅羊毛了,那就是就是六折吃大餐。排排君也始终相信天上不会掉馅儿饼,所以在享用美食时就在思考,信用卡的优惠活动辣么多,他们究竟靠什么赚钱呢?
虽然部分上市不靠谱,比如暴力抗法深大通,比如财务造假康美药业,但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获得数据,依旧是一个比较方便快捷且靠谱的途径。
我们都知道,信用卡只能由银行发布,那么排排君就从上市银行开始统计。数据显示,在14
家上市银行中,共有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行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全口径的信用卡收入。
2018 年,招行、浦发、中信、光大信用卡业务全口径收入分别为 667 亿、553 亿、460 亿、390 亿,分别在其各自营业收入中占比达
26.8%、35.5%、26.8%、35.4%,也就是说,信用卡收入已经占到这些上市银行收入的25%,甚至30% 以上。

看完这组数据,排排君的表情和李佳琦是一样的,那就是:OMG,太突然太意外了!

要知道,对于白领(所谓白领,是这个月工资又白领了)来说,平时占信用卡便宜可不少。开卡首刷送行李箱,兑换电影票、餐饮优惠券,信用卡积分兑换权益或者物件,最重要的是信用卡还能在很多时候解燃眉之急。当然,我们也知道,商业银行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绝对不可能做赔本生意,那么信用卡究竟靠什么赚钱呢?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小小一张信用卡竟然可以产生这么多收入。
从显性收入与隐性收入来看,显性收入包含7个方面:利息收入、POS机消费手续费(商家支付)、年费收入、惩罚性收入(违约金、罚息等)、分期手续费等。隐性收入则包括交叉销售收入(向信用卡客户推销保险等商品)、资产证券化收入等。

年费收入:
信用卡的年费与权益等级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信用卡享受的权益越好,对应的年费越高,年费减免的条件也更苛刻,年费也成为信用卡中心进行客户分层和营销的工具。
比如入门级的客户,一般只要一年刷3次卡即可获得年费的豁免;更高级别的,则需要积累一定的刷卡积分才可以减免年费,通过积分的获得途径设定,信用卡中心又可以设计不少营销活动;对于顶级的信用卡用户,年费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敏感,因为这个更多的是身份象征,比如黑卡,美国运通的黑金卡更是被誉为信用卡“卡中之王”
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
由于信用卡具有取现功能,所以这就为持卡人提供了很好的资金周转途径,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利都是花钱买的,因为信用卡取现没有免息期,也就是说随取随收按日计收利息,除此以外,信用卡取现还会产生利息和手续费。也就是说,取现总成本=取现手续费+取现利息。
如果不取现,只是使用信用卡消费,并且按时还款是没有任何费用的,但是如果在最终还款日没有全额还款,不仅影响征信,还会产生违约金、罚息和免息期利息。
如果你一下子买买买得过于凶猛,发了工资也还不上信用卡,那也没有关系,信用卡还可以提供账单分期,也就是把应还款的总额分摊到几个月去还。表面上看起来是减轻了大额消费和还款的压力,为你提供了方便,但其实你却因此付出了十分高昂的成本。
举个例子:消费12000元,分12期还,每期费率0.6%,0.6%的费率看起来很诱人吧。但是年利率=每期手续费*期数,也就是0.6%*12=7.2%,也有消费者认为7.2%的年利率也还行,但是由于你每月都在归还本金,占用银行的那笔钱是越来越少,但是你却还是按最初的借款总额还款,所以即使是0.6%的分期月费率,最终实际还款年化利率高达13.08%。
也正是因为分期对于发卡行来说获利颇丰,所以持卡人一般都会经常收到银行发来的分期短信或者电话。
也有消费者表示,那我每年消费到免年费的标准,按时还款不逾期,每月全款还完不分期,那银行是不是就赚不到钱了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除了上面说到的大数据下的隐性收入,对于免息期内按时还款的持卡人来说,你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银行还是能从商家获取不错的收益。
因为每一笔信用卡刷卡消费,商家都需要向服务方缴纳一定服务费,这笔服务费将按一定比例在银联、发卡行、收单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分配。这也就是互联网行业中经常说到的“羊毛出在猪身上”。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淘宝店消费,是不支持信用卡付款,或者说使用信用卡付款需要由消费者承担手续费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明白银行肯定不是赔钱赚吆喝的冤大头,信用卡一定能给发卡行带来巨大的盈利收入。虽然信用卡使用起来很方便,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多优惠与便利,但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适度使用提现与分期功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高额费用。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